■本期执行:赖小玲
从古至今,面线在闽南有着特殊的地位。泉州人筹办传统俗事,尤其是逢年过节或婚丧嫁娶时,面线几为必需品。
遗憾的是,由于现代机械面线制作的冲击,加上传统手工面线制作费时费力,能潜心学习并加以传承的人日渐减少。有关手艺人呼吁,希望能多关注这门老技艺,列入保护范畴。
那么,这门技艺到底是如何的呢?
“五一”劳动节当天,天晴。采访人员来到安溪虎邱镇金榜村林河北老伯家里,实地探访这位秉持用传统工艺制作面线的老艺人的辛勤制作过程。
文章插图
盘成蚊香形状的“面饼”,是制作过程中比较好玩的一个画面。
承载浓浓家乡味
著名导演陈晓卿曾在他的随笔集《至味在人间》中写道:“不是我们赋予食物文化,而是食物本身就自带着文化,人们的许多生活印记都可以从食物中得到答案。”
面线,应该是泉州人一日三餐中,最常见的食材之一了。面线糊、猪脚面线、红菇面线、海鲜面线、鸡蛋煎面线……聪明的泉州人,巧妙地将面线搭配上本地的特色食材,制作出风味不同的各种面线美味菜肴,挑逗着人们的味蕾。
只是,传统的闽南面线制作工艺十分复杂。
首先,要选用上等的小麦精粉,加入水和盐进行搅拌,再经过揉面团、发酵、搓面、串面、发酵、拉面、甩面、摺面、晒面等一二十道工序……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季节和每天的气温不同,在配料的时候,也需进行相应的调整。通常来说,品质优良的闽南线面,往往会被拉得细长、均匀,表面光泽而富有弹性,经过烹煮之后,呈透明状,有韧度,入口绵软、口感好。
面线,也被赋予了独特的文化意义。送行,吃上一碗面线,希望一路顺风;迎客,吃上一碗猪脚面线,希望洗尘压惊去晦气;产妇坐月子,吃鸡汤面线,吃麻油煎面线,对调养身体均十分有用;办满月酒时,头道菜一般用面线,取“福寿绵长 长命百岁”之意;泉州很多地方,正月初一早晨给天地神灵祖先祭拜完,会给家里人煮上一晚鸡蛋面线。正月初九祭完天公,亦会来一碗面线鸡蛋。旅居海外的华侨,更将之带往旅居地,偶尔煮煮,在品尝“家乡味”的同时,聊解思乡之情。
文章插图
林河北每天虔诚地劳作,简单而知足。
“慢工”拉出古早味
很多人喜欢传统手工面线的口感,关键在于“手工”这两个字上,而这也正是制作面线非常辛苦的原因所在。
据了解,金榜村历史上不少家庭靠制作手工面线为生,如今,却只剩下五六户人家在做,林河北就是坚持下来的其中一人。
已到花甲之年的林河北面色红润,看上去身体十分硬朗。他说,每天的手工面线活儿就是他的养生操。
“很少人做这手艺了,但我舍不得丢,觉得我之前养家糊口、建房子都靠它,我不能忘本,不能丢了它。”
据林河北介绍,家里人做面线从清末开始,流传至今五代。他8岁便跟着父亲林水喫做面线。
手工面线制作,每一道工序都很重要,全靠经验和感觉。每天凌晨三点,面粉飞扬的一天也就开始了。这么早,是为了赶在最适宜的太阳温度前完成工序。
只见他大力揉面,揉到不沾手,倒放到竹筛上,用手慢慢压扁,之后,将面团弄成一条条面条,放在竹筛上发酵,一二十分钟后,拎起面条的一头,慢慢转圈盘起来,盘成蚊香形状的“面饼”,一圈又一圈,面条就这样慢慢变细,然后把面条挂在竹条上,面条继续变细……
拉面和甩面两个步骤最考究技术,眼看着手臂粗的面,抻得比手指细了,比麻绳细了,最后细如发丝,才算成了。“每一次都是全身‘灰’,不戴帽子,黑头发变白头发,这也是年轻人所不能忍受的一点。”林河北表示。
手工面线有许多细微的讲究,比如它是用井水做的,因为井水中含有一些矿物质,吃起来质韧味香;比如手工面线是放到竹筛上面搓揉,而不是别的其他材质的容器,是因为竹筛有吸水性;比如手工面线是根据不同的季节、湿度、温度等情况,灵活调节和面的水和盐巴……
“一步都不能少,太赶就不好吃了,所以我觉得这个面线是用灵魂做出来的。”林河北的儿子林海杰表示。
文章插图
面线飘香,细如银丝,此刻是林河北劳动后最惬意的时光。
后继乏人 亟需保护
- 沸油|老棉油油罐子
- 中老年人|这种生活中最常见的食物,竟然会加速衰老?!
- 盐水|4种肉、菜直接用水洗当心越洗越脏!厨房老手都做错了
- 石器时代|首次确认!金沙江岩画是东亚最古老旧石器时代彩绘岩画
- 茶香|为何有些茶,喝起来没有闻起来香?老茶师的“储茶方法”值得效仿
- 舌尖上的中国|人老了才知道,不管多穷,也别端这三种碗
- 古庙|俗语“一人不进庙,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树”何意?老祖宗解人性
- 刘老爹|虾仁炒黄瓜
- 讲解员|山东农村有九样老物件,认识三件就不简单,认识七件可去当讲解员
- 沈老|南京图书馆,有位98岁“扫地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