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讯精密AirPods背后,中国制造的辉煌与阴影:股价涨,仍依赖苹果( 二 )
大哥带小弟的故事持续到2010年 , 直到立讯精密A股上市 。
2010年9月15日立讯精密上市募资12.6亿元 , 招股书显示 , 王来春、王来胜兄妹分别持股香港立讯50%的股权 , 香港立讯是立讯精密的控股股东 , 持股89.17% 。 富港电子认缴立讯精密400万股是其第三大股东 , 后者正是郭台铭的弟弟郭台强旗下正崴精密的子公司 。
本文插图
立讯精密上市的那一刻 , 故事的内核开始变了 , 资本市场水大鱼多 , 代工厂遍地开花 , 老东家身上的肉明显不够吃 。
有了钱的立讯精密开始大刀阔斧的并购 , 找到了自己的第二位贵人 , 开始十年波澜壮阔的股价飙升史 。
02
滚动的飞轮 , 立讯精密的无限扩张秘密
富士康崛起于中国人口红利 , 但真正促成富士康寡头地位的 , 其实是靠着大鱼吃小鱼似的不停并购 。
整合新的业务 , 再依靠着强大的资源能力 , 横向扩张 , 多元整合 , 串联起一个个完整的供应链活动 , 不断进化 , 服务于国际大厂 。
2003年富士康并购芬兰艺模及摩托罗拉墨西哥奇瓦瓦厂 , 奠定了其手机eCMMS垂直整合能力 。
2005年并购奇美通讯 , 富士康强化了集团手机共同设计/开发 , 跨进了手机设计开发产业 。 同年富士康并购了安泰电业 , 正式进军汽车产业 。
2012年富士康斥巨资分别入股夏普工厂和夏普总社 , 获得了面板领域十代线一半的产能 , 保障了为苹果、索尼生产面板所需要的制造和研发能力 。
富士康就像上下来回游动的鲨鱼 , 闻到赚钱的血腥味就会张开大嘴吞噬中意的目标 , 用以扩充自己 。
王来春学到了富士康模式的精髓 。
立讯精密在2010年之后也开始类似的模式——不断整合行业资源 , 踏入新领域 , 开拓新市场 。
但并购谁都会 , 有钱就行 , 关键是如何找准目标 , 确定进入的新领域未来可期 , 这考验着领导者稳准狠的行业眼光和过硬的行业资源 。
从立讯精密十年间并购动作来看 , 王来春背后的立讯管理层着实在并购业务上颇有心得 。
仅在2010年到2017年七年间 , 立讯精密就进行了16次投资并购 , 从固有的连接线业务 , 切入了通信、汽车电子、FPC、电声器件及射频模组、电子设备和仪器等业务 , 成功的打入了苹果产业链、华为产业链 , 通信领域、汽车电子领域 。
最具标志性的收购有三个 。
2011年4月立讯精密收购昆山联滔电子60%的股权 , 一举打入了苹果内部 。 这一收购是立讯精密辉煌王朝的开端 , 此后立讯精密与苹果奠定了稳固的合作关系 , 靠着苹果这颗大树 , 立讯精密的营收节节攀升 。
本文插图
2011年8月收购科尔通讯则让立讯精密迈入了通信领域 , 切入了华为供应链 。 深圳科尔通信主要服务于华为、爱默生等通信巨头 , 主营通信连接器和线缆 。 当时华为、中兴的高端通信线缆主要靠进口 , 两家每年在此项成本上花费不菲 , 都有意扶持优秀的本土连接器厂商 。
收购科尔通讯 , 不仅让立讯精密原有的线缆技术得到提升 , 也使其成功进入华为和爱默生的供应链 , 消费电子之外 , 在更稳定的通讯领域分得一杯羹 。
而将立讯精密推向最高点的是2016年收购苏州美特 , 自此进入大客户声学领域 , 凭借着苏州美特深厚的声学积累 , 立讯精密切入扬声器模组、喇叭、耳机、助听器市场 , 抓到了近年来最重要的摇钱树AirPods 。
此后数年 , AirPods强劲的市场需求 , 支撑了立讯精密营收的半壁江山 。
AirPods最早的组装厂家其实是英业达 , 但是奈何英业达不争气 , 产能一直提不上来 , 良率也不高 , 苹果就找到了立讯精密 。
- 大星玩数码功能不错的昂达版Airpods上手,忘记华强北吧!外观满分
- 手机中国联盟苹果高管:AirPods的表现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 大星玩数码忘记华强北吧!外观满分,功能不错的昂达版Airpods上手
- 科技清晰音质毫无束缚,Apple AirPods真心好用
- 苹果头戴耳机或名为「AirPods Studio」售价超2000元
- 科技真探社苹果首款头戴式蓝牙耳机AirPods Studio价格曝光,苹果的新野心
- 快科技苹果高端头戴耳机被曝命名AirPods Studio:定价约2500元
- 耳机苹果的头戴式耳机可能取名为“ AirPods Studio”,售价349美元
- 动点科技AirPods 可能会延期发售,苹果的新款
- 科技美学Pro用户遇杂音问题,新AirPods将推迟至明年发布,老AirPo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