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选》读书会:毛泽东为端午节赋诗,他才是屈原的千古知音


《毛选》读书会:毛泽东为端午节赋诗,他才是屈原的千古知音

文章插图
毛泽东与屈原:千古真知音!在去年端午节到来之际,我写过一篇文章,针对所谓“端午节不适宜祝福快乐”谬论进行了驳斥,节气循环、歌酒相乐,本就是传统节日的应有之义 。
若是有些下流小报、无良文人,打着传统文化的旗号来装腔作势糊弄老百姓,那我自然要提笔迎战、正本清源 。
这篇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读;读完之后,尽可以理直气壮地向亲朋好友送去一声“端午节日快乐”的祝福问候!
端午节纪念屈原一说,首次出现在南北朝时期梁国吴均所著作的《续齐谐记》一书中,书中称“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 。每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 。”
这一说法,在今天形成了共识,得到了一致的认同,也构成了端午节的基本内涵 。也足见屈原及其所闪耀的光辉精神,穿越时空、亘古不绝,已经构成了我们民族最深沉的积淀 。
而端午节所要纪念的屈原,其实也为教员最为推崇、最为喜爱 。教员曾经在访苏途中,对苏联翻译说:
屈原生活过的地方我相当熟悉,那是我的家乡 。所以我对屈原,对他的遭遇和悲剧特别有感受 。我就生活在他流放过的那片土地上,我们是这位天才诗人的后代,我们对他的感情特别深切 。


屈原不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无私无畏,勇敢高尚 。他的形象保留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 。无论在国内国外,屈原都是一个不朽的形象 。我们就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人 。
2 百年前的端午节,发生了什么?作为楚地生长起来的教员,从幼时就耳熟能详屈原的事迹 。早在长沙第一师范学校期间,教员就极为推崇这位在湖南生活过的先贤 。他在自己的读书笔记《讲堂录》中,用工整的小楷抄录了《离骚》《九歌》全文 。
《毛选》读书会:毛泽东为端午节赋诗,他才是屈原的千古知音

文章插图
而这一时期,还发生了一件轰动全国的事:
100年前,也就是1921年的端午节,教员在湖南第一师范就读时期的亲密师友易白沙,因赴京刺杀北洋政府首脑、南下组织军队北伐均未成功,在这一天选择了跳海自杀,以期唤醒国人 。
看过《觉醒年代》的读者,对这一桥段想必会有印象吧 。
《毛选》读书会:毛泽东为端午节赋诗,他才是屈原的千古知音

文章插图
《觉醒年代》剧照
跨越千年的这一跳,在青年教员心中激起了无数波澜,他提笔写下了“去年追悼陈公,今年追悼易公,其奈长沙后进何”的文字,内心悲愤和激荡溢于言表 。
陈公指的是在日本跳海自杀的革命家陈天华,易公指的就是易白沙了 。面对国家危亡、民族沉沦之境,热血青年们如同屈原一般,无“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怀着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浓郁而炽热的感情 。
3 屈原精神的真谛:生和死哪者更难?然而,投水自尽效仿屈原,就真的读懂了屈原吗?1961年秋,教员赋诗《七绝?屈原》,是解开屈原精神的秘钥 。
《毛选》读书会:毛泽东为端午节赋诗,他才是屈原的千古知音

文章插图


《七绝?屈原》
屈子当年赋楚骚,
手中握有杀人刀 。
艾萧太盛椒兰少,
一跃冲向万里涛 。
家国破碎、举世浑浊、似乎看不到前途和希望,在这种境遇当中,屈原立下的是什么志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哪怕“艾萧太盛椒兰少”,也要发出“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的呼号 。
这是一种不懈的抗争、不屈的斗争,敢于坚持追求、坚持原则、而无畏斗争的精神 。
而斗争的武器之一,就是屈原所写的诗歌 。教员一针见血指出屈原的作品的本质 。
离骚是什么?是杀人刀!刺向黑暗、刺向邪恶势力的尖刀 。正如他所说,“骚体是有民主色彩的,属于浪漫主义流派,对腐败的统治者投以批判的匕首 。屈原高居上游 。”
可惜楚国的统治者不能认识也不接受这把尖刀,反而听信谗言放逐屈原,屈原走投无路,眼见国破家亡,只好投汨罗江而死以期唤醒楚怀王 。
“一跃冲向万里涛”,在投水自尽的背后,是屈原不惜以死醒世,为了追求的真理和理想,为了祖国的前途和命运而不惜现身的战斗精神 。
并不是像他那样投水自尽就是继承了这种精神,而是“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是为了日月换新天而不惜牺牲奉献 。
有爱国情怀就是屈原的知音吗?
在那个时代,生和死,何易何难?
死既是绝望,也意味着一种逃避,不用再承受无边的黑暗与痛苦 。
活着的人却要背负起救亡图存的重担,黑暗中步履蹒跚、无悔前行 。
死是比活着更容易的事情 。陈天华、易白沙他们当然是屈原的知音,但却选择最为容易的那条路 。
而教员选择了最难的那条路,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虽九死而未悔 。也正因为此,他才是屈原真正的知音!
4 不要误读了教员!他不仅是屈原的知音!今年端午节假期,我是在读教员的著述和传记中度过的 。必要澄清关于教员的误读 。
有些人认为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否定者乃至毁灭者 。
其实这是最大的误读,或者说是恶意的攻击 。
教员本身就是生长在这片伟大土壤,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获得了极为宝贵的滋养 。传统文化自然是有精华也有糟粕,有积极的成分也有消极的成分 。
教员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不是全盘否定或者全盘接受,他在实践中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并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选择、取舍和继承,并结合革命建设的实际进行了全新的创造和运用 。
正如有评论家所说:教员的成功之处,不仅来自于对中国国情的了解和认识,也来自于他对传统的了解和认识,是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的结果 。
教员既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他也是中华文化最伟大的继承和发扬者,他从来都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充满了洋溢的自信和骄傲,他也赋予了中华文化新的生命力 。
教员,何止是屈原的知音?
【《毛选》读书会:毛泽东为端午节赋诗,他才是屈原的千古知音】他是中华文化的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