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船坚炮利是近代西方的技术优势 , 不少“知识分子”的解释是西方注重科学、勇于创新云云 , 其实这就是扯淡 , 在15、16世纪火炮在欧洲大行其道时 , 炮手发射速度过快都罪过 , 要到罗马去赎罪 , 水手们更是最迷信的团体 。 西方近代的技术优势 , 除了他们自己的努力外 , 还有自然禀赋的因素 , 是老天爷给了他们两种生物资源优势 , 这才让他们得以征服了大半个世界 。
文章图片
西方航海技术在近代早期相对于阿拉伯人并没有太大优势 , 达伽马等人开辟东方航线时就非常需要阿拉伯领航员的帮助 。 达伽马们等最初的的西方殖民者能够开创大航海时代 , 最便利的一个条件就是木材资源 , 葡萄牙本身就以木材资源而著称 。 威尼斯人错过了大航海时代也和木材有关系 , 奥斯曼帝国扩张后和威尼斯争夺了金银资源丰富的巴尔干地区 , 奥斯曼帝国海军干不过威尼斯 , 因此在吞下了整个巴尔干后就对威尼斯实行了木材禁运 , 让威尼斯海军和水上力量长期处于疲软状态 。
文章图片
西班牙本身并不是木材资源丰富的国家 , 但它吞下了整个大半个拉丁美洲 , 占有了全世界三分之一的森林 , 加上16世纪80年代合并了葡萄牙 , 它的木材资源也异常丰富 。 有了海量的资源 , 西方殖民者才有本钱在全世界方位内进行探索 。 这在中国也是如此 , 木材资源丰富的盛产松木 , 松木则是制造福船必不可少的材料 , 所以郑芝龙、郑成功父子才能在海上强盛一时;刘香、张宝仔等华南海盗出现在广东 , 是因为广东出产或进口的铁力木(柚木)是广船的主要原料 。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 没有造船的木材储备 , 再精明的商人也不能在海上和人争锋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近代中国人往往惊叹西洋船“船坚” , 而这个“船坚”的基础就是橡木 。 橡木欧洲的传统木材资源 , 早在维京时代它就被广泛制成盾牌和船只 。 橡木的密度是0.66到0.77g/cm3 , 而中国福船使用的松木密度是0.4到0.7g/cm3 , 福建、广东盛产的松木、樟木、楠木等木材气干密度都在0.5克每立方厘米左右 , 双方有较大的差距 。
文章图片
欧洲列强海军还像娱乐圈选妃一样 , 给军舰尤其是战列舰橡木制定了苛刻的标准 。 以纳尔逊的旗舰“胜利号”为例 , 它的肋板厚度超过了0.6米 , 为了建造它一共消耗了2500棵以上的百年巨木(这也就是百年海军的由来) , 砍光了三分之一个故宫、24万平米的林区 。 此外英国人还要求这些木材必须是人工按照一定密度种植的道边木 , 不能是深山老林中自然生长的木材 。 木材被采集后 , 还会被进行烘干等处理 。 中国在明清时期人均森林资源就开始匮乏 , 在远航资源上真比不过西方人 。
中国和西方军事技术的另一个差距——火炮 , 其实也有生物资源匮乏的因素 。 早在15、16世纪 , 西方人就发现炮不是你想打就能打得 , 你要有足够的牲畜动力才行 。 1472年米兰公爵砸锅卖铁积攒了十八尊大炮 , 却发现他还要用五百二十二对牛和二百二十七辆马车才能使唤动它们 。 法国人的马匹资源尤其是重型挽马资源远比意大利人丰富 , 所以法国人就最早用马匹作为火炮的基本动力单位 , 16、17世纪的法军认为要把一门火炮弄到战场上至少需要20匹马 , 此外还要有40匹马拉着满载着炮弹的马车 。 即便到了南北战争时期 , 一门六磅炮火炮至少需要25匹马伺候 。
文章图片
因此到了近代 , 欧洲各国都争先恐后的养马 , 尤其是重型挽马 。 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匹存量最大的国家分别是俄罗斯、美国、阿根廷和西欧等国 , 不是蒙古等草原国家 。 沙皇俄国在1913年的马匹存量是2280万 , 到1917年战争即将结束前 , 它的马匹数量达到了3450万匹 。
文章图片
西方各国设计火炮、编制火炮教材时 , 首先考虑的就是马匹的承重能力 。 他们考虑的都是自家的马匹 , 中国马匹自然被无视了 。 欧洲的火炮设计师在设计火炮时的参考马种 , 是马高17掌、体重2000磅的德国本土产莱茵马;是马高16掌、结实粗壮的波兰重挽马;是两马双骈将7.7吨货物拖动2.18米的比利时重挽马;是马高18掌 , 从中世纪就驮着法国骑士远征耶路撒冷的佩尔什马;体重2200公斤、最大拖动五吨重量的英国夏尔马 。
- 【爱历史】“龙合而成体, 散而成章”: 孔子眼中的龙是气体?
- 【时尚一点】穿成花仙子,准备过夏天
- 【爱历史】《厉少,夫人又闯祸了》众人皆知,督军府大公子的夫人是位闯祸精
- 三世算命书
- 【历史故事】她是一代巨骗,从农妇变公主,死后才被揭穿身份,但已富贵一生
- 东莞哪里算命最准
- 【游戏世界】《梦幻新诛仙》迎夏节最后一个活动“幸运一夏”开启
- 【爱历史】《长安的荔枝》,做一个清廉的小官何其之难!
- 【历史故事】上官婉儿—大唐丈量天下的女尚书
- 【历史故事】皇帝送去一仓棉衣,司马懿宁愿士兵冻死都不发,11年后发现他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