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猜财来 3000平米坪效最高?,大卖场小型化:5000平米都太大( 二 )


外资大卖场尝试小型化 , 除了其大家电、服饰等非食品类受到电商冲击而压缩面积之外 , 还有一个原因 , 就是目前可供大卖场选址的网点很难找到 。
上述原家乐福高管表示 , 一个标准型大卖场除了对物业结构有严格的限制之外 , 周围三公里范围内要达到30万人口的密度 , 此外还要考虑在此范围内竞争对手的分流 。
“每家大卖场企业都有各自的测算模型 , 按照公式测算下来能盈利的网点才考虑开店 。 而大润发去年只开出七家门店 , 就说明根据它们的公式测算下来 , 只找到七个适合开大卖场的位置” 。 上述高管告诉《第三只眼看零售》 。
不过 , 从家乐福、沃尔玛等企业的尝试来看 , 5000平方米左右的紧凑型大卖场并不算很成功 , 也不敢大规模跟进 。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经营者迫于业绩压力 , 不敢动大手术 , 只能拿出一两个店进行测试 , 即便失败也不会影响大局 。
以家乐福2019年改造的深圳保利店为例 , 面积压缩之后 , 其销售业也呈现双位数下降 , 与此同时 , 改造这样一家门店需要重新投资一千万元 。 权衡利弊之下 , 经营者自然投鼠忌器 , 不敢大刀阔斧改革 。
“外资大卖场一把手由职业经理人来担任 , 他们对全年整体业绩负责、对董事会负责 , 所以只能边稳定、边调整 , 最核心还是保增长 。 即便紧凑型大卖场的店型是有潜力的 , 但他们也不敢Allin , 但从另一方面也丧失了转型的机会” 。 上述高管告诉《第三只眼看零售》 。
相比之下 , 本土零售企业在这方面先知先觉 。 据了解 , 永辉早在九年前就在探索3000平方米左右卖场的经营模式 , 步步高也在三、四年前将主要精力放在3000平方米以下的紧凑型大卖场上面 。
“步步高超市分为三个业态 , 6000平方米以上的标准型大卖场、3000平方米左右的紧凑型大卖场、2500平方米以下的MiNi型大卖场 , 目前标准大卖场的占比不到十分之一” 。 步步高超市事业部总经理王湘杰告诉《第三只眼看零售》 。
对于对外资超市对于不同面积、不同业态的响应速度 , 一位本土零售企业高管分析称 , 外资大卖场因为系统化程度较高反而动作迟缓 , 而本土零售企业因为没有“章法”反而更加灵活 。
从综合超市到食品超市
如前所述 , 5000平方米的紧凑型大卖场和3000平方米的卖场其实是两种不同业态 , 前者属于大卖场 , 后者属于食品超市 , 二者在门店定位、经营面积、商品结构、辐射半径、盈利模型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 。
由于不同企业对于这两种业态的定义有所不同 , 《第三只眼看零售》综合多家企业参数 , 尝试将这两种业态进行对比 。
猜猜财来 3000平米坪效最高?,大卖场小型化:5000平米都太大
文章图片
(部分数据参考自《流通革新》)
由上图可见 , 大卖场是以一站式购齐为基本定位 , 追求成本、效率领先的规模化盈利模式;而食品超市是以满足消费者一日三餐为基本诉求 , 强化生鲜食品经营的差异化盈利模型 。
前者是工业思维 , 核心是大而全、基本款 , 以规模化致胜;后者是商业思维 , 核心是小而精、强生鲜 , 以差异化致胜 。
从一些经营指标来看 , 大卖场一旦开成功 , 它的盈利能力远远强于食品超市 , 其客单价、客流量 , 甚至租金收益要强于食品超市 。
但大卖场的弊端在于 , 它不如食品超市灵活 , 在网点选址、商品结构调整等方面不占优势 , 也更容易受到电商冲击 。
大卖场小型化的难点也在于它的盈利模型 , 大卖场的优势在于一站式购齐 , 在于商品的齐全 , 它首先面积要够大 , 这样才能容纳更多SKU、吸引更多消费者 , 从而带动外租区收益 。 以大润发为例 , 它去年盈利49亿元 , 而它的租金收入就达到了41亿元 , 而且这些年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
大卖场模式也曾经一度被称为地产模式 , 而要将门店数压缩至5000平方米 , 甚至是3000平方米 , 那么它传统的优势将不复存在 。 这意味着 , 它就要开发一套新的商业模型了 , 这将是一套完全不一样的打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