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视界@喀秋莎火箭炮的战争传奇,苏联红军的“风暴女神”

在二战东线战场上 , 有一种被德军士兵称为为“斯大林手风琴”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 这就是著名的“喀秋莎”火箭炮 。 对苏军战士来说 , 它是一位优雅大方的姑娘 , 是一曲悠扬的管风琴曲 , 是战场上最为绚丽的烟火;而对德军来说 , 夜幕中漫天的火箭雨只会带来死亡与恐惧 。 在整个二战中 , 这种火箭炮以疯狂的火力打击闻名 , 虽然它的准确度不怎么高 , 但胜在数量——各种型号的“喀秋莎”在战争中生产了近万门之多 。
军武视界@喀秋莎火箭炮的战争传奇,苏联红军的“风暴女神”
文章图片
实际上“喀秋莎”只是苏联红军战士给这种火箭炮起的昵称:由于这种新型武器在刚推出的时候保密十分严格 , 没有人知道它的正式名称 , 士兵们根据其发射架上标记的字母“K”赋予了它一个“喀秋莎”这样的爱称 , 这个名称在短时间内传遍了整个苏军 , 它的正式名称也就无人提及了 。 直到今天 , “喀秋莎”这个名称仍然被俄罗斯军队广泛用于新式的车载多管火箭炮上 。
军武视界@喀秋莎火箭炮的战争传奇,苏联红军的“风暴女神”
文章图片
一、专门为战争而生的“火箭雨”
1933年 , 为了研制装备给陆军和空军的火箭弹 , 军方专门成立了火箭研究所 。 随着日苏两国的冲突以及世界局势的风云突变 , 研究所扩大了其研制范围 , 包括喷射发动机、地对空火箭弹之类的多种新式武器装备的研发也被涵盖了进去 。 但是由于整个研发团队的规模十分有限 , 技术和试验基础也相对薄弱 , 因此直到苏德战争爆发仅取得航空火箭这一项研究成果 。 1938年 , 为了应对来自纳粹德国的威胁 , 有科技人员正式提出了制造一种车载火箭弹的畅想 , 并迅速投入研制 , 最终取得了重大成果 。
军武视界@喀秋莎火箭炮的战争传奇,苏联红军的“风暴女神”
文章图片
1938年末 , 著名的BM-13“喀秋莎”进入了车载试验阶段 , 不过这一阶段以重卡车为平台的“喀秋莎”虽然拥有24条发射轨道 , 但整体显得十分“僵硬” , 仅能做高度上的调整 , 并不具有灵活性;6个月之后 , 发射轨道缩减至16条但可以180度旋转的BM-13试射成功 , 这也意味着这种自行火炮的技术日渐完善 , 同年 , “喀秋莎”在苏联陆军的靶场上通过了实弹试验 。 虽然这种武器最终因为苏军高层的分歧没能正式服役 , 但它的身影在二战之中无处不在 。 因为其成本低且易于生产的特点 , “喀秋莎”成为了苏军在二战中第一种大规模生产的火箭炮 , 而以卡车为装载平台也为这种武器带来了机动性方面的优势——在进行一轮火力覆盖后可以在敌方反攻之前迅速撤离 。
军武视界@喀秋莎火箭炮的战争传奇,苏联红军的“风暴女神”
文章图片
1941年7月 , 一只7辆BM-13组成的火箭炮连在苏军大尉费列罗夫的带领下首次奔赴前线执行作战任务 。 在白俄罗斯战场上 , 它们对着德军驻地短时间内发射了超过一百枚火箭弹 , 又惊又怒的德军甚至以为是苏军炮兵师加入了战斗 。 在慌乱中德军仓促发动反击 , 然而BM-13早已离开了阵地 , 德军的炮弹都落在了空地上 。 “喀秋莎”的首战告捷也为它此后在苏军中的大量使用奠定了基础 。 在“喀秋莎”的影响之下 , 二战期间还有很多国家也开发了属于自己的火箭炮:德国有使用SdKfz-4型半履带装甲车作为底盘的42mm火箭炮;美英两国也在M4A1坦克和水路吉普上安装了火箭发射器 , 使其成为复合型武器 。
军武视界@喀秋莎火箭炮的战争传奇,苏联红军的“风暴女神”
文章图片
二、“喀秋莎”的武器规格
以“喀秋莎”家族中最具代表性的BM-13为例 , 这种火箭炮的发射轨道相比测试阶段有了大幅度缩减 , 仅保留8条 。 每条发射导轨上下各放置一枚火箭弹 , 可以发射132mm口径的火箭弹16发 。 这些火箭弹的最大射程可达到8公里以上 , 且可以根据战场上的不同状况采用不同的打击方式:既可以单发发射 , 也可以部分连射 , 当然如同“火箭雨”一般的齐射也是必不可少的 。 “喀秋莎”火箭弹大致分为两部分 , 战斗部分和药筒部分 。 战斗部分的炮弹内部是TNT炸药 , 与此同时这种火箭弹的装填系数(指弹药充填弹壳的高度与离开弹壳后压坯高度的比值)也高于普通炮弹 , 因为其在发射时所承受的压力和过载要远小于其他类型的火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