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文章插图
每日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天是孟子日课第271讲。欢迎你留言交流。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尽心下3》)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战国之时好战的诸侯,多以武王伐纣流血漂杵之事为自己开脱。孟子因此说: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对《尚书》的《武成》一篇,只相信其中的两三页而已。仁者,无敌于天下,以武王之至仁讨伐纣王之至不仁,怎么会杀得流血漂杵呢?
《尚书》中的《武成篇》中记载武王伐纣一事说:
既戊午,师逾孟津。癸亥,陈于商郊,俟天休命。甲子昧爽,受率其旅若林,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途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自古哪有不流血的战争。商纣失民心,武王以武力取胜,流血漂杵虽为夸张之辞,却也想见战争之残酷。古史虽不可尽信,然而以史为鉴,却是不谬之论。战争的灾难性后果,都是由百姓来承担的。亡,百姓苦,兴,百姓苦。策,是竹简,古代用竹简书写。流,是漂流。杵,是舂米用的杵子。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读书保持独立的思考无可厚非。然而如果你读书只是一味地去挑错,就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妄自菲薄了。徐复观当年穿着陆军少将的军装到北碚金刚碑勉仁书院,初次拜见熊十力时,请教应该读什么书,其中有这样一段精彩的描写:
他老先生教我读王船山的《读通鉴论》;我说那早年已经读过了。他以不高兴的神气说:你并没有读懂,应当再读。过了些时候再去见他,说《读通鉴论》已经读完了。他问:有点什么心得?于是我接二连三的说出我的许多不同意的地方。
他老先生未听完便怒声斥骂说:你这个东西,怎么会读得进书!任何书的内容,都是有好的地方,也有坏的地方。你为什么不先看出他的好的地方,却专门去挑坏的;这样读书,就是读了百部千部,你会受到书的什么益处?读书是要先看出他的好处,再批评他的坏处,这才像吃东西一样,经过消化而摄取了营养。譬如《读通鉴论》,某一段该是多么有意义;又如某一段,理解是如何深刻;你记得吗?你懂得吗?你这样读书,真太没有出息!
这一骂,骂得我这个陆军少将目瞪口呆。脑筋里乱转着;原来这位先生骂人骂得这样凶!原来他读书读得这样熟!原来读书是要先读出每一部的意义!这对于我是起死回生的一骂。
熊十力先生这一骂,恐怕对不少人都是起死回生的一骂。读书需要老实。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论语日课151:价值源于传承)
加入尔雅书苑,读懂中国经典,涵泳儒雅人生。
温故知新
论语温故
家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