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为什么说“斯大林模式”下,苏联人民苦不堪言?

对一个国家来说 , 这种模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 但对农民来说 , 每一天都如同活在地狱 。 “斯大林模式”残忍地把农民牺牲掉 , 用他们的生命充当工业化的原料 。
【爱历史】为什么说“斯大林模式”下,苏联人民苦不堪言?
文章图片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斯大林模式”的官方评价:
“其采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 它的关键要害在于树立个人崇拜 。 它践踏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治基本原则 , 以长官意志取代社会主义性质的民主集中制 , 导致官僚主义专政的官僚独裁的形成 , 这也成了苏联解体的因素之一 。 ”
“斯大林模式”即“苏联模式”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 。
在经过列宁时代的战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的反复实践后 , 斯大林在苏联面对的实际生存压力前提下 , 为苏联的重工业优先选择了这么一条逆生产周期的发展模式 。
这是一种高积累低消费的指令性发展模式 。
很难去说这种模式的对错 。
只能说苏联采取这种模式的初衷是不得已而为之 , 后期却没有实现转型升级 , 导致苏联人民生活水平被欧美吊打 。
【爱历史】为什么说“斯大林模式”下,苏联人民苦不堪言?
文章图片
为何这么说呢?
通过集中资源发展重工业带动轻工业发展 , 这种逆周期的操作非常适合落后、受压迫的农业国向工业国的紧急转变 。
但资源的高度积累和国民的低消费这种内向型积累必然会让国民感到痛苦 。
有人会问 , 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为何没有这种困扰?
因为他们有海外殖民地 , 欧美国家是外向型积累 。
西方发达国家是通过几百年的海外殖民掠夺 , 完成的资本原始积累 。
他们发展工业化确实没有让本国国民痛苦 , 但他们把痛苦给了海外殖民地的人民 。
殖民帝国的高积累和低消费 , 是在本国高积累 , 殖民地低消费 。
这给了一些人一个美好的错觉 , 觉得欧美国家的工业化转型是自然而然的 , 却忽略了殖民地人民生活得水深火热 。
【爱历史】为什么说“斯大林模式”下,苏联人民苦不堪言?
文章图片
因此 , 当苏联准备完成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时 , 并没有殖民地区给他提供资本 , 只能从国内农民手中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 。
这也就是为什么说苏联人民每天如同生活在地狱中 。
总结起来就是这么几点:
1、高积累 , 特别是对工农高积累 , 上交量无限接近产出量 。
2、低消费 , 一部分人甚至不消费 , 最好每天干活别吃饭 , 饿死累死就埋地里 。
3、资源集中后 , 通过攒下的这些家底和知识储备 , 通过进口技术 , 快速发展科技 , 追赶技术差距 。
4、高度指令性、军事化的管理 , “刺刀”逼着完成工业化 。
苏联通过这一套 , 急行军式的把苏联从一个农业国拖进了世界工业强国行列 。
为之后爆发的战争提供了坚实的工业基础 , 保障了国家安全 。
【爱历史】为什么说“斯大林模式”下,苏联人民苦不堪言?
文章图片
但问题是 , 完成工业化后如何进一步升级 , 如何优化调整路线 , 改善民生 。
“斯大林模式”最大的问题就出在了这里 , 以至于后世评价这一模式时有了一个固定的名词搭配——僵硬 。
在这种高积累低消费模式下 , 工业产值确实是高 , 高的有些虚 。
虚的直接表现就是就业不足 , 机关臃肿 , 消费能力薄弱 。
这就导致越提高产值 , 越是“生产不足” , 生产效率越是底下 。
结果就是产生了一部分“低消费人群”转化为“不消费人群”来改善剩下的“低消费人群”的处境 , 保证更高层级权贵的利益 。
事实证明这种僵硬的经济模式 , 如果没有优化升级就很容易走歪路 , 苏联弱势的市场规模支撑不了充分的社会劳动分工和产业升级 。
苏联高度发达的重工业没有反哺处于落后状态的农业和轻工业 。
在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大出血后 , 也没有得到积极反馈 。
苏联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非常缓慢 , 这进一步压制了农民积极性 , 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
【爱历史】为什么说“斯大林模式”下,苏联人民苦不堪言?
文章图片
结语:
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垄断所有的资源和技术 , 科技创新取决于市场规模 , 不管是商品还是服务或者资本出口 , 必须有利润回流来改善经济 , 只靠压榨国民是不可能长久的 。
“斯大林模式”欠缺的就是消费升级、产业升级和社会资源中产化 , 苏联的高科技满足不了工人新贵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