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太原城是唐朝的“龙兴之地”,它有何重要战略地位?

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强盛的大一统王朝 , 太原城是唐朝的“龙兴之地” , 在唐代被封为北都 , 安史之乱后又承担起北方的军事防御 , 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 晋阳古城东、中、西三城的布局结构也是在唐代时形成的 。
一、唐陪都的建置与演变
【历史故事】太原城是唐朝的“龙兴之地”,它有何重要战略地位?
文章图片
1、北都太原的建置
唐代的太原城址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 , 北魏末年 , 权臣高欢在晋阳建大丞相府 , 后建置晋阳宫 , 此后晋阳成为东魏、北齐的别都 , 此后 , 太原城的城墙和宫观有过多次扩建和改建 。
从太原的历史不难看出历代统治者对其的重视 , 这一政治因素使得太原城在唐代前已经具备一定规模 , 赵襄子入主晋阳城时对张孟谈说:“吾城郭之完 , 府库足用 , 仓廪实矣 。 ”
后有智伯遏晋水以灌晋阳 , 足以说明三家分晋前 , 晋阳已有较好的水利工程 , 而这样的水利工程对当时的生产生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 粮食产量上升 , 百姓居住环境改善 。
秦汉时期 , 冶铁、食盐、制铜业、制陶业有所发展 , 煤炭、硫磺等矿产品开始开发 , 当时的太原已然成为了商品流通的枢纽 , 有盐、铁、丝织品、药品、漆器等输出 , 还有装饰品、琉璃品、皮制品、匈奴的马匹等通过太原进入中原 。
2、唐代陪都建置的特点
【历史故事】太原城是唐朝的“龙兴之地”,它有何重要战略地位?
文章图片
唐代陪都的建置过程复杂无比 , 增设废省 , 因时而异 , 因人而异 , 而且陪都存在的时间也很长 , 从高宗显庆二年(657年)设置洛阳为东都开始 , 到唐昭宗天复元年(901年) , 基本贯穿了唐王朝立国的始终 。
陪都的设立 , 也反映了唐王朝的兴衰 , 唐早期是以长安——洛阳两京为主体 , 后长寿元年设北都 , 形成三京制 , 这一时期 , 是王朝的繁荣期 , 陪都数量也不多 。
安史之乱爆发后 , 唐朝进入其由盛而衰的时期 , 而陪都的数量也由此增多 , 后期洛阳也因战争遭到毁坏 , 这一切无不显示了唐王朝对社会管控力的衰弱 , 都城的存在 , 是唐代社会发展的缩影 , 他们的崛起及其衰落 , 展现了唐代的兴衰历程 。
二、唐陪都的职能
1、政治职能
唐代城市的一大特征就是 , 以政治功能为主的城市 , 在当时的城市中是占绝大多数的 。 唐代城市的兴起 , 许多都是国都和地方的政治中心 , 像都城、府、州、县的首府 。
【历史故事】太原城是唐朝的“龙兴之地”,它有何重要战略地位?
文章图片
太原府作为唐代河东道的治所 , 也是河东道的政治中心 , 其城市的政治职能的存在也是毋庸置疑的 , 第一 , 上太原城也有坚固的城墙 , 太原城周回40里 , 由西城、中城和东城三部分组成 , 是一座坚固的防御型城市 。
第二 , 太原城的西北隅建有宫城 , 名为晋阳宫 , 玄宗开元十一年巡幸居住于此处 , 第三 , 太原作为边防城市 , 亦有常驻军队 , 因这里是唐朝的龙兴之地 , 唐朝帝王对太原也有着一种不一般的感情 , 所以受到王朝历代帝王的重视 。
秦王李世民曾任太原留守 , 继位后仍挂念着此地 , 太原的政治职能也体现在其政府职官方面 。 唐代三京分设留守 , 在太原也有留守 , 一般情况下 , 留守都是因天子出巡 , 临时离开都城 , 为维持原有秩序而设 , 或者是为陪都而设 。
2、军事职能
唐代疆域广阔 , 军事功能为主的城市尤其多 , 既然是以军事功能为主的城市 , 都有完整的军事防御工程 , 驻扎重兵 , 设置军事机构 。
有的边防重镇 , 其主要人口也以军事人员和与军事人员有关的人口为主 , 一般其政治职能、经济职能稍弱 , 当然 , 唐代的政治城市也往往设防 , 但军事功能并非居于主要地位 , 如洛阳等 。
【历史故事】太原城是唐朝的“龙兴之地”,它有何重要战略地位?
文章图片
就陪都城市而言 , 太原、成都和凤翔三城的军事职能作用更大一些 , 从李渊任太原留守时起 , 就奠定了太原的军事战略职能地位 。
隋大业十三年(617)五月 , 太原留守李渊在晋阳副监蒲州人裴寂和次子李世民的极力推动下 , 凭着太原的强大军事力量和可以“食支十年”的丰沛粮饷 , 在晋阳正式起兵反隋 , 十一月攻入长安 , 次年五月称帝 , 建立唐朝 , 定都长安 。
可以说 , 太原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和优越的地理位置 , 成为了李渊发动反隋的大后方 , 也成了李渊的发迹之地 , 太原的地位从那时起 , 就不可动摇了 , 一跃成为了龙兴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