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官庙】“东城无塔,西城五塔” “三官庙,不进香火”您还记得哪些俗谚?( 三 )


一座小小三官庙 , 因俗谚与歇后语的流传 , 引出不少故事 , 足见民间口头文学的魅力 。 三官庙目前还有一座大殿残存 , 近年还有所修葺 , 成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灶君庙的狮子——铁对儿”
老北京的俗谚或歇后语几乎都有典故 。 流传多年的“灶君庙的狮子——铁对儿”就是一例 。 灶君是人们对灶王的尊称 , 正如称火神为火德真君一样 。 崇文门外东花市的灶君庙始建于明代 , 在清康熙年间重建 。 据史料记载 , 该庙门口有一对铁铸的狮子把门 , “这对狮子为一雄一雌 , 均高约0.9米 , 长约1.06米”;“雄狮居左 , 雌狮在右 , 呈半蹲踞状 , 雄狮右前爪下踩一绣球 , 雌狮左前爪下踏一小狮 , 二狮相向对顾 , 风姿雄健 。 ”两个狮子是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铸的 , 是康熙年间重建时的产物 。 由于日久年深 , 狮身被香客们摸得光滑发亮 , 犹如涂了一层闪光的黑漆 。
在民间传说中 , 灶王是个小神 , 灶君庙或灶王庙大多不见经传 , 但有了这对铁狮子 , 花市的灶君庙名声大振 。 中国人讲伦理道德 , 人们从这对相依为伴的铁狮子中得到了启迪 , 留下了“灶君庙的狮子——铁对儿”的歇后语 , 用来形容友好者的亲密无间、形影不离 , 与今天年轻人爱说的“铁瓷”有异曲同工之妙 。
【三官庙】“东城无塔,西城五塔” “三官庙,不进香火”您还记得哪些俗谚?
文章插图
▍如今位于东花市大街一座小学门口的灶君庙铁狮子
民国之后 , 花市灶君庙改为小学校 , 庙拆了但铁狮子保留了下来 。 无独有偶 , 在西直门外也曾有一座灶君庙 , 就其规模而言 , 大于花市的灶君庙 。 不过 , 它门口不曾有铁狮子而默默无闻 , 湮没在历史尘埃中成了地名 。
老北京流传下来的俗谚及歇后语 , 有些应该说是文化宝藏和生活指南 。 像“天桥的把式——光说不练”、“坏小子上天桥——找死”、“天桥的货——假的多”之所以流传至今 , 就是因为反映了老天桥的真实 。 这些歇后语对于今天人们了解天桥的真正历史 , 建设新的天桥有很大意义 。 同时也印证了当年有家教的家庭不让子孙后代逛天桥的原因 。 老天桥一去永不复还不是坏事 , “光说不练”、“假的多”是极好的理由和佐证 , 况且那些“光说不练”的“绝活”在今天没有任何意义 。
俗谚与俏皮话往往与历史有关 , 像“冰棍败火 , 拉稀别找我”听来可笑 , 但与当时的现实有关 , 至少反映出当年的时代特征 。 所以老北京此类俗谚与俏皮话不少 。 如人们很熟悉的“傻子卖豌豆——多给”、“卖柿子的说睡——就是不涩”、“砂锅居的买卖——过午不候”、“会仙居的炒肝——没早没晚”、“八戒吃天福号肘子——自残骨肉”、“老太太喝豆汁——好稀”、“当铺的伙计——从来不笑”及什么古玩铺“三年不开张 , 开张吃三年”、“腊月水贵三分”等 , 既反映当年的商业形态 , 又是生活的写照 , 能流传至今是生命力旺盛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