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商报」中国石油石化院用科技赢得未来,提质增效( 二 )


其次 , 开发可实现石脑油正异构烃高效分离的技术 , 将石脑油中正构烃最大化地分离出来 , 成为优质乙烯裂解原料 。 剩下的异构和环烷烃原料 , 则成为优质重整原料 , 从而解决重整装置与乙烯裂解装置互争原料的矛盾 , 增加选择性 。
再次 , 就是攻关低成本的低硫船燃生产技术 。 除了需要开发低成本的加氢技术外 , 如能通过热和催化转化 , 则将形成巨大成本优势 。
围绕开发高端合成材料 , 适当考虑产业链的进一步向后加工延伸 。 目前 , 石油化工研究院兰州化工研究中心在合成材料方面 , 主要涉及合成橡胶和合成树脂这两点 。 在合成橡胶方面 , 继续保持丁腈和溶聚丁苯橡胶的技术及产品优势 。 在合成树脂方面 , 坚持差异化和高性能化的研究思路 , 重点围绕医用料、车用料、电缆料、纤维料等产品 , 进一步提升现有产品的质量 。 同时 , 不断完善产品系列 , 以高质量和全系列产品满足用户各种需求 , 提高市场占有率 。
产业链的进一步向后加工延伸 , 是提升产品附加值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力保障 。 而通过对加工应用技术的深入认识 , 还可以反过来有助于产品开发和配方设计 。
除此以外 , 在保证中国石油内部需求的前提下 , 还可以通过技术输出直接创效 。
石油化工科研人员除了通过技术创新 , 助力中国石油内部企业实现经济创效和优化创效外 , 作为炼化业务的研究机构 , 也可以实现直接创效 。 首先 , 通过技术升级和加工成本的降低 , 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 , 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 提升催化剂产品效益;其次 , 解放思想 , 创新思路 , 通过技术合作、许可或转让等方式直接推向市场 , 实现技术直接创效;再次 , 依托中心优势技术 , 主动出击 , 强强联合 , 为下步拓展产品应用市场打好前站 。
做精产品质量为王
育才树人破除壁垒
推动聚烯烃产品质量和服务全面提升 , 是实现中国石油聚烯烃产品生产效率提高、获得产品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 这就要求石化科研人员从新起点做起 , 熟练掌握基本技能 , 做好聚烯烃产品研发和技术服务工作 。
首先 , 要提升公司现有产品质量 , 实现产、销、研一体化 , 推动产品高质量发展 。
中国石油聚烯烃产品品种和数量较多 , 市场认可较好 , 但精品和王牌产品相对较少 , 缺乏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 尚未真正实现产品效益最大化 。 为此 , 应重新梳理现有产品种类 , 建立生产、销售、科研一体化的全方位服务流程 , 选出重点产品 , 展开精准攻关服务 , 建立产品联动服务机制 , 真正做精、做细产品 , 树立中国石油品牌形象 。
其次 , 瞄准国外石油巨头发展方向 , 紧跟中国石化研究步伐 , 有序推进聚烯烃新产品开发 。
相比世界石油巨头如EXXON、DOW化学以及中国石化而言 , 中国石油聚烯烃产品体量和高新产品相对较少 。 石化科研人员应密切关注各石化公司新产品的开发方向 , 尤其是对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动态 , 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攻关 , 尽快实现工业化生产和推广 , 大幅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
再次 , 集中攻关聚烯烃领域卡脖子技术 , 突破技术壁垒 , 实现聚烯烃产品领先 。
目前 , 中国石油乃至整个国内 , 在聚烯烃领域还受制于一定的卡脖子技术 。 如高性能茂金属催化剂开发等 , 此类技术为国外石油公司所垄断 , 极大限制了中国石油高性能聚烯烃产品开发 , 严重影响了中国石油高性能产品的效益提升 。 石化科研人员应就此展开重点研发 , 形成特色技术和竞争优势 , 持续增强中国石油核心竞争力 。
与此同时 , 应紧跟聚烯烃新材料发展趋势 , 为中国石油产品转型升级提供条件 。 随着智能制造、5G通讯、VR技术等大范围应用和高速发展 , 其对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 面对这一全新的材料领域 , 石化科研人员应及时把握市场动态 , 尽快介入 , 争取早日在此高附加值新材料领域开发方面有所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