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寇凖、包拯、赵德芳经常同框,那么他们有没有同朝为官的经历

在古代的很多小说杂剧中 , 寇凖、包拯、赵德芳是同朝为官的 。 三人都是很正面的形象 , 也就是说 , 他们都是忠臣 。 其中寇凖被叫做“寇老西儿” , 包拯被叫做“包青天” , 赵德芳被叫做“八贤王” 。 他们常常联合起来 , 与奸臣斗争 , 维护皇帝尊严 , 维护天下普通老百姓 。 那么 , 这三个人是不是同朝为官呢?
【历史故事】寇凖、包拯、赵德芳经常同框,那么他们有没有同朝为官的经历
文章图片
其实 , 在真实的历史中 , 这三个人尽管有交集 , 但是几乎没有同朝为官的时候 。 赵德芳的年纪最大 , 他生于959年 , 死于981年 。 寇凖次之 , 生于961年 , 死于1023年 。 包拯最小 , 生于999年 , 死于1062年 。 从这个生卒年月来看 , 赵德芳虽然不可能和包拯同世 , 但是赵德芳和寇凖同世20年 , 寇凖和包拯同世24年 。 也就是说 , 似乎赵德芳和寇凖可能同朝为官 , 寇凖和包拯可能同朝为官 。
不过且慢 , 咱们看看寇凖和包拯进士及第的时间 。 寇凖进士及第的时间是980年 , 赵德芳去世的时间是981年 , 也就是说 , 两人可能同朝为官1年 。 不过也不对 , 寇凖虽然于980年进士及第 , 被授予大理评事 , 但是这并不表示他是一个京官 , 这个职务只是他的寄禄官 , 也就是用来算俸禄的 。 他真实的职务 , 是被派到巴东去任知县 。 总之 , 赵德芳和寇凖根本就没有同朝的机会 。
再看寇凖和包拯 。 两人同世24年 , 但是包拯进士及第的时间是1027年 , 那个时候 , 寇凖已经去世4年了 , 再加上寇凖在去世前 , 早就被贬谪到雷州这样的蛮荒之地当地方官了 , 所以他和包拯别说同朝为官 , 就是见面的机会也是很少的 。
总之 , 这三个人互相之间几乎没有什么交集 。 不过历史上的那些小说杂剧 , 却常常把这三个人扯到一起 。
【历史故事】寇凖、包拯、赵德芳经常同框,那么他们有没有同朝为官的经历
文章图片
实际上 , 这三个人的真实形象 , 和小说杂剧中赋予他们的形象 , 也是不太一样的 。 赵德芳死的时候才22岁 , 他根本就没有在朝廷中发挥过什么作用 。 实际上 , 他也不可能发挥作用 。 因为赵匡胤去世的时候 , 由于赵匡胤的妻子宋皇后提议让赵德芳到灵前来继位 , 而出去喊赵德芳的太监王继恩 , 没有让赵德芳到灵前来 , 而是让赵光义到灵前来 , 因此赵光义当了皇帝后 , 对赵德方非常忌惮 。 在赵德芳生命的最后6年 , 别说在朝廷中“上打昏君 , 下打奸臣” , 乃至于他活着 , 都是极为小心谨慎的 , 因为害怕受到赵光义的打击 。 而且最后他还是莫名其妙死掉的 , 所以他不可能在政治生活中发挥什么作用 。
寇凖倒是在太宗朝和真宗朝都十分活跃 , 而且都担任过副宰相、宰相这样的官职 。 不过 , 与他对立的奸臣并不是所谓的潘仁美、庞太师 。
庞太师在历史上是没有的 。 宋太宗的李皇后、宋真宗的刘皇后 , 确实曾经一度掌权 , 并且与寇凖发生了矛盾 , 但是李皇后的父亲在966年就死了 , 也没在朝廷中发挥过作用 , 而刘皇后是一个孤儿 , 自然也不可能有父亲在朝廷中发挥作用 。 总之所谓的庞太师是连影子都没有的 。
至于潘仁美 , 也是一个虚构的人物 。 历史上确实有一位将军叫潘美 , 不过潘美是一个比较正面的形象 , 在986年的时候 , 由于在和辽国的战争中指挥失当 , 造成杨业的死亡 。 但本质上他并非存心要“借刀杀人” 。 而且此后他就受到了宋太宗的处罚 , 被贬官到地方上 , 最后也就死在地方上 , 没有回过朝廷了 。 总之 , 潘美和寇凖也几乎没有多大的交集 。
寇凖在朝廷中面对的奸臣 , 主要是卢多逊、王钦若和丁谓这些人 。 不过 , 这三个人却很少进入小说杂剧之中 。
【历史故事】寇凖、包拯、赵德芳经常同框,那么他们有没有同朝为官的经历
文章图片
包拯确实比较正直 , 曾经一度当到了枢密副使(也就是副宰相) , 而且他也曾经有一年担任开封府尹的经历 。 不过他几乎没有判过案子 。 再说了 , 开封府尹也不负责判案 , 那不是他的主要职责 。 包拯作为一个正面形象 , 更多的是给皇帝上书进谏 , 以及弹劾奸臣 , 当时他被称为“包弹” 。 为老百姓申冤这样的事情 , 他做得并不多 。 所以 , 真实的包拯和小说杂剧中的形象 , 差距还是很大的 。
那么 , 这三个人都没有同朝为官 , 为什么小说杂剧会把他们扯到一起呢?
除了因为文艺作品虚构的成分以外 , 应该说 , 与宋朝的文人士大夫提倡树“君子之党”有很大的关系 。 搞朋党历来是皇帝最忌惮的 , 但是朋党之争 , 历朝历代都是避免不了的 。 由于宋朝的皇帝比较宽容 , 因此宋朝前期的文人士大夫们 , 一直提倡树君子之党 。 也就是说 , 如果大家都是正直的人 , 那么就可以团结在一起 , 与那些奸邪的人作斗争 。 包括田锡、王禹偁、欧阳修、范仲淹等人 , 都发表过类似的观点 。 可以说 , 也正是有这样的思维方式 , 使得在历史虚构上 , 这三个几乎不同框的人 , 被框在了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