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在称呼周文王名字的时候,都习惯叫他为姬昌。在我们现代人的一般认识里,他是姓姬的,所以他的儿子肯定也是姓姬了。他的二儿子叫做姬发,为什么大儿子会叫伯邑考这么一个奇怪的名字呢?
文章插图
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一下当时人们的称呼习惯。其实在当时是没有姬昌、姬发这样的叫法的,姬是他们的姓,而按照当时人们的习惯,姓是用来代表血统的,称呼一个男人时是不能用姓开头的,一般都是用官职、爵位或者职业等来开头的。
文章插图
比如姬昌,在当时是没人这么叫他的,在各种文献中都是直接叫他为昌,或者文王昌,根本就没有姬昌这个叫法。再比如他的儿子姬发,在年轻的时候都是直接叫他发,当了周武王后就被称呼为武王发,也是没有姬发这个叫法的。再比如秦始皇,我们现在都叫他嬴政,其实当时也是没有这叫法的,嬴政是嬴姓,赵氏。按照当时的习惯,都是叫他秦王政,或者赵政,根本就没有嬴政这个叫法的。这些姓+名的叫法,其实是后人的习惯,先秦时代的古人们是不会这样叫的。
文章插图
为什么要讲上面这些内容呢,因为理解了这些才好解释伯邑考三字的具体含义,这三个字还得分开来讲。伯邑考三字中的伯是什么意思?古代人还有一个习惯,一家人如果有兄弟几人的话,会按照伯仲叔季这四字来排辈分,伯是老大,仲是老二,然后叔比较特殊,老二以后不管兄弟多少个都要叫叔,最后的老幺是季。成语不分伯仲就是从这里来的,还有伯父、仲父、叔父这些称呼也都是因此而来。
文章插图
伯邑考名字里面的伯也是这个意思,他代表着他是周文王的大儿子,是家里的老大。同理,除了老二姬发因为继承了王位,被尊称为武王发。老四因为立了大功,被封了公,因此被尊称为周公旦。其他后面的兄弟都是按照这个风格来叫的。他们都是按照封地+排行+名的命名方式,比如老三名叫鲜,因为被封在管国,所以被称为管叔鲜。
文章插图
老五名叫度,因为被封蔡国,所以被称为蔡叔度。老幺名叫载,因为被封冉国,又因为他最小,所以被称为冉季载。而老大伯邑考因为死得早,并没有封地,所以跟其他兄弟不一样。邑考二字是什么意思?其实伯邑考名字中的“邑“跟“考”二字是有很大的争议的,其中的原因非常复杂,因为他的名字不光现在看来奇怪,也有点不符合当时人的命名规律。
文章插图
现在学界一般有下面几种说法:第一种说法,伯邑考的名字是考,邑是他的官职,伯是排行,因为他没有封地,所以就用官职来称呼他,于是就成了伯邑考。第二种说法,伯邑考其实是双字名,也就是说他跟其他单字名的兄弟不一样,他的名字就叫邑考,因为是老大所以前面加了个伯,最终就成了伯邑考,按照现在的叫法他就应该是姬邑考了。这种说法似乎也比较合情理,并非不可能。姬昌的十八个儿子中也并非都是单字名,老六名叫振铎,后来称为曹叔振铎,他也是双字名的。第三种说法,邑才是他的名字,而考是表示尊称的意思。按照《礼记》中的说法,生曰父,死曰考。考就是对已经去世的父辈的尊称。而按照这个理解的话,伯邑考其实就是周朝人对他这个文王长子的尊称了。第四种说法,邑是世子的意思,是代表身份的,他的名字为考。【封神榜为什么姬昌的大儿子叫伯邑考,二儿子却叫姬发】
文章插图
结论,关于伯邑考的名字由来,总的来说就是上面的几种说法,但是到底哪一个才是对的,因为年代太过久远,伯邑考死的太早留下的相关的记载也非常少,所以我们已经无从考证,也无法确定了。至今为止,史学界里面也没有统一的说法。另外关于伯邑考被纣王做成肉饼,还逼着姬昌吃掉,这个说法其实可信度也不高,很可能是假的。
- 丫鬟|鸳鸯的发小闺蜜,为什么都是清一色大丫鬟?
- 天象境|《雪中悍刀行》呵呵姑娘贾家嘉为什么既要保护又要刺杀徐凤年?
- 瓜子|为什么嗑瓜子这件事 南北通吃 人人都爱?
- 向日葵|为什么嗑瓜子这件事 南北通吃 人人都爱?
- 民俗文化|为什么说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的民俗文化必修课?
- 白茶|为什么泡白茶要用盖碗,而不是紫砂壶?紫砂壶泡的白茶不好喝吗?
- 郭芙|同为黄蓉的女儿, 为什么母亲更喜欢刁蛮任性的郭芙, 而不是郭襄
- 金拱门|为什么有些人就那么抗拒香菜呢?这4类人还真得抗拒它
- 周秉昆|看了央视力荐的《人世间》,我顿悟人为什么要读很多的书
- 杀父真凶|胡斐为什么放着杀父真凶阎基不管,却追得凤天南满世界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