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这些科技企业可以有多拼?,瓜分万亿汽车芯片市场

_本文原题:瓜分万亿汽车芯片市场 , 这些科技企业可以有多拼?
来源:中国电子报等 , CITE综合整理
伴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时代来临 , 消费者对汽车需求逐渐转向自驾、智能、安全、互联等方向 , 传统汽车厂商纷纷转型智能汽车制造 。 同时 , 移动通讯市场和PC市场趋向饱和 , 迫使半导体厂商开拓新大陆 , 而芯片作为智能汽车的关键 , 自然引得传统汽车厂商、半导体厂商、互联网巨头及新兴半导体创企四方争战 。 未来汽车有望取代智能手机成为半导体行业最强有力的应用市场 。
『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这些科技企业可以有多拼?,瓜分万亿汽车芯片市场
文章图片
汽车芯片成蓝海
咨询机构毕马威(KPMG)撰文指出 , 一个世纪以来 , 内燃机一直是汽车工业价值和创新的源泉 。 然而今天人们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汽车时代 , 汽车将因半导体和电子产品所提供的功能而有所不同 。 这种转变将半导体(汽车“内部计算引擎”的基石)置于汽车创新的核心 。
半导体对于汽车工业发展至关重要 。 意法半导体大中华、南亚及韩国区域汽车市场和应用负责人郑明发也表示 , 传统内燃汽车向新能源汽车的转变意味着汽车的电气化、电子化 , 而电气电子模块中最核心的就是半导体芯片 。 可以说芯片是新能源汽车的“大脑” 。 比如模拟前端芯片监控电池的状态 , 主控芯片通过计算可以确定汽车剩余的续航里程 , 保证电池处在安全状态 , 电机控制器将高压电池包的直流电逆变成交流电 , 以驱动电机实现整车的前进、后退 , 在刹车时又能将能源回馈给电池 。
现在汽车内置的芯片越来越多 。 按照种类汽车半导体大致可以分为主控芯片、MCU功能芯片、功率半导体、传感器及其他芯片(如模拟IC、存储芯片等)几大类型 , 而且随着应用的增多 , 无论是安装的数量还是价值仍在不断增长之中 。 意法半导体亚太区功率分立和模拟产品器件部区域市场和应用副总裁FrancescoMUGGERI表示:“据我们估计 , 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车相比较 , 每辆车会增加330美元的半导体需求 , 增加了接近一倍 , 所以随着销量的提升 , 半导体行业的需求会持续大幅提升 。 ”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给出的数据 , 2015年 , 中国智能驾驶汽车的渗透率为15% , 其中绝大部分为低级别自动驾驶 , 对应市场规模为353亿;到了2017年 , 这一市场规模已经达到681亿 。
同时 , 据预测 , 2020年时每辆智能汽车芯片使用数量将达到1000颗 , 利润增长率为全球芯片市场的2倍 。 用户需求和利润使得传统汽车厂商不仅仅满足于智能汽车制造 , 也开始着手汽车芯片研发 。
随着市场日趋成熟 , 智能手机对半导体拉动已经出现疲态 , 而车用半导体却保持了持续高增长的势头 。 未来汽车有望取代智能手机成为半导体的最强有力的应用市场 。
『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这些科技企业可以有多拼?,瓜分万亿汽车芯片市场
文章图片
六路大军竞逐汽车半导体主导权
如果说激光雷达等传感器是自动驾驶汽车的眼睛 , AI主控芯片则是自动驾驶汽车的大脑 。 据恩智浦统计 , 目前一辆高端汽车已经搭载超过1亿行代码 , 远超飞机、手机、互联网软件等 , 未来 , 伴随自动驾驶渗透率及级别提升 , 汽车搭载的代码行数将呈指数级增长 。 自动驾驶软件计算量已经达到10个TOPS(TeraOperationsPerSecond , 万亿次操作每秒)量级 。 传统汽车所搭载的处理器算力根本无法满足自动驾驶汽车的计算需求 , AI主控芯片已经成为自动驾驶汽车必须发展 , 也是最具潜力的产品之一 。 围绕AI主控芯片吸引了越来越多重量级企业进入汽车半导体领域 , 正在改变着汽车半导体的产业格局 。
恩智浦、瑞萨、TI等是传统的汽车半导体大厂 , 在推进自动驾驶芯片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 沿着逐步升级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处理芯片至高级自动驾驶级别的路径 , 可以一路推进到AI主控芯片领域 。 比如恩智浦发布的S32ADAS产品系列 , 瑞萨开发的R-Car系列 , 德州仪器基于DSP推出的解决方案TDA2xSoC等 , 均可对L2至L3级自动驾驶进行处理 。 恩智浦半导体总裁KurtSievers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就表示:“我们对汽车行业的电子化包括自动驾驶领域非常看好 , 这是未来市场的长期增长机会 。 汽车的电子化(包括自动驾驶) , 将为汽车行业带来根本性的改变 。 这种转变将在未来多年时间里持续下去 。 半导体行业也将受益于汽车行业的这一发展趋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