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产资讯]叮咚买菜创始人梁昌霖 :18年,从失败里趟出新路,单月营收12亿( 二 )


社区里的人们 , 远不会像我想的那样 , 有序地围绕不同的话题 , 在不同的板块展开讨论 。 他们谈论的信息是复杂的 , 错乱的 , “歪楼”的情况时有发生 。 他们所渴望的社区功能 , 仅仅是一个微信群就可以搞定的 , 叮咚小区 , 是一种“伪需求” 。
在我意识到这个项目将遭致失败时 , 叮咚小区实际上已经在北京、上海铺了很多人力物力 。 最高峰的时候 , 员工多达700余人 。 但我却不得不裁员 。
裁员 , 对于一个创业中的公司而言 , 挫伤的不仅仅是公司的运营 , 更是信心 。 当我以为我可以从700人减到100人 , 以达到降低人力成本和公司正常运转的平衡时 , 却发现“裁员”这道指令就像是打开了泄洪的闸口 , 走的人越来越多 , 最终只剩下三十几个 。
我曾拼命想留下来一个员工 , 我对他说 , 我们还是有机会的 。 他很痛苦地说 , “我任职的上一个创业公司老板 , 也是这么说的 , 我跟他坚持了1年 , 最后公司还是关闭了 。 ”他毅然决然地走了 。
有一天 , 我坐在张江微电子港1000平米的办公室里 , 看着已经“决堤”的公司景象 , 心中感到特别压抑 。 办公室里突然有人喊了一句:“咱们跑步吧 。 ”大家就集体起身绕着园区跑了起来 。
一圈1.1公里 , 我们就坚持每天跑 。 后来我们的团队跑到了合肥、无锡、千岛湖 , 跑出了国门 , 跑成了张江地区每年长跑比赛的主力队伍 。 更重要的是 , 从那时候起 , 一种精神开始在团队里生根发芽 。 直到后来有了叮咚买菜 , 那些陪着我跑下来的人 , 都成了公司里的主力 。
在经营丫丫网(妈妈帮)的尾声 , 我反复来往北京 , 要把公司卖掉 。 那段时间 , 凑巧我在微信朋友圈发起了一个看上去很“无聊”的挑战:“从今天开始我要坚持跑步 , 24小时内你们每点1个赞 , 我就跑10公里 。 ”我收获了94个赞 , 也就是940公里 。 我把它分割成94个“标段” , 每天十公里 。 这期间不论刮风下雨 , 有事无事 , 哪怕在外地出差 , 也要克服困难完成我的跑步任务 。
94天 , 我没有找过任何一个放弃或中断的借口 。 事后 , 我觉得更加看清了自己 。 或许我不是最聪明的 , 但我愿意下苦心 , 花笨功夫 。
(三)、从彻头彻尾的失败里 , 趟出一条新路来
最后还是把丫丫网(妈妈帮)卖了 。 那是不是一段成功的创业经历 , 我并不想回溯 , 但它留给我的启示却很多 。
2014年的上海 , 到家服务行业处在一个激增状态 。 上门按摩、上门洗车、上门保洁、上门美甲 , 只要是你能想到的 , 市场上都有 。 也正是在探索“叮咚小区”的业务时发现 , 很少有某个到家服务是真正高效的 。
好比你是一个中年人 , 你觉得自己迫切需要一个到家推拿的服务 , 市场提供了 , 你觉得真好 。 可在整个社区中 , 或许只有你一个人 , 把这样的服务当作刚需 , 于是总有一天 , 这项到家推拿服务会因为服务密度太低、利润不可持续而消失在创新业态的洪流中 。
这就是市场 , 低效率的业态就像投进汪洋大海里的小石子 , 你妄想改变大海的水深 , 根本不可能 。 但其中有一项 , 却着实是潜在的蓝海 , 到家生鲜 。 早期的叮咚小区曾在上海锦绣路上一个叫做大华锦绣的小区布局过 。 那小区很大 , “跑腿”服务的使用者不在少数 。 可其中一半以上的订单是:请帮我到成山路菜场买个菜 。 这或许才是社区里真正的需求所在 。
2017年 , 我们屡败屡战后 , 创立了“叮咚买菜” 。 初期 , 我只有12个小前置仓 , 金桥证大家园区域、花木区域、九亭区域、上海康城区域……它们是上海较大规模、年轻人业主较集聚的社区 。
我的目标纯粹 , 我要把每个社区做“透” , 让里面绝大多数的业主能成为“叮咚买菜”的用户 。 事实证明 , 这是一条正确的路子 。 从不断提升的服务密度开始 , 我每一单的运输成本降下来了 , 用户粘性做起来了 。 “叮咚买菜”发展到去年 , 服务效率已经明显增强 。 同一个小区 , 可能一次会有几十单甚至上百单货 。 我们的外送小哥 , 光送一个小区 , 就足够忙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