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执法部:探问北京垃圾分类四大焦点问题( 二 )


北京市城管委副主任李如刚说,各区都制定了生活垃圾分类细则。在硬件准备方面,北京市设置了11.3万余组垃圾分类桶站、分类驿站,980座密闭式清洁站、小型垃圾中转站,各区正进一步规范垃圾投放站点,统一收集运输车辆颜色、标志标识、单位名称、监督电话等信息,改造提升密闭式清洁站。
北京市城管委副主任张岩说,疫情防控期间,大规模垃圾分类现场宣讲、培训还无法开展,我们将借助防疫形成的基层治理机制,创新宣传动员方式,充分发挥党组织、社区、物业、志愿者等力量,推进垃圾分类入脑入心。
[专家说]刘建国建议,在宣传动员上,要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和渠道形成“铺天盖地”之势,“大水漫灌”与“精准滴灌”相结合。此外,专家建议要多运用技术手段推进新规落地,比如,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常务理事刘学颂说,推广在社区使用智能化的自助回收设备方便进行可再生能源的自助回收,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从垃圾回收到处理全程可监控、可追溯体系,便于相关部门开展监管。
焦点四:如何建立长效机制?
[看条例]条例规定了市、区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等主体的责任,并从规划与建设、减量与分类、收集、运输与处理、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层面对各级主体的责任做出了详细规定,确保垃圾分类有章可依,有规可循。
[看实践]每天早上7点半和下午5点半,昌平区兴寿镇辛庄村的清洁工驾驶垃圾车挨家挨户收垃圾。当车辆到达自己家门口时,村民们会将分好类的垃圾分门别类地投入不同的垃圾桶中。“这一习惯已经坚持了4年。”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李志水说,刚开始推进时,我们密集开展了32场宣传教育活动,村两委班子轮流跟车上门收垃圾,对不配合、不分类的村民进行劝导教育,长期坚持不松懈。
[专家说]刘建国说,垃圾分类节点多、链条长,政府各职能部门应按照相应职责负起监管责任。在推进过程中通过广泛教育、引导,落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的四方责任,下“笨工夫”扎扎实实地将居民的源头分类投放责任落到实处,才能形成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长效机制。
【来源:新华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