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马公司』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好久没做镜头的对比测试了 , 作为今年的第一篇深度横评 , 我们准备以大家十分关心的大三元中焦开局 。 其中分为常规篇和极限篇(同步呼应下月《极限拆解》) 。
好了 , 废话少说 , 我们 , 开整!
下边我们有请索尼FE 24-70mm f/2.8 GM、适马24-70mm F2.8 DG DN | Art、腾龙28-75/2.8 Di III RXD登场 。
『适马公司』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本文插图
外观对比
在为微单设计的专用中焦大光圈变焦镜头里 , 索尼、适马等厂家都是正常的24-70mm F2.8(包括松下、尼康、佳能等 , 但我们本次测试的是E口产品 , 考虑到不同主机出来的数据差异 , 所以没有计入其他三家的产品 , 大家权作E口中焦对比好了) 。
28-75mm F2.8是20年前的老规格(这可能和腾龙代工厂等地位有关) , 腾龙28-75/2.8 Di III RXD本质上与另外两款不是同一代产品 。

『适马公司』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本文插图
不过 , 这也为腾龙带来了好处 , 在三款产品中 , 其看起来体积最小 。
三者都是外变焦结构 , 在伸长后 , 索尼最大 , 适马居中 , 而腾龙依然体积最小 。 理论上讲 , 这一结构无法避免灰尘的进入 , 至于其实际的防护能力 , 我们将在下一期呈现给大家 。
『适马公司』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本文插图
在镜身上 , 索尼的焦点锁定和AF/MF切换钮一前一后布局 , 而适马选择了将两个钮上下布置 , 并且在焦点锁定钮下方 , 适马还设计了镜筒锁定钮 , 方便携带 。
腾龙镜头上没有按钮设计 。 比如对焦切换 , 我们每次都只能去机身菜单调节 。 而且也无法锁定焦点 , 操控性确实差一截 。 但考虑其本来就主打低端市场 , 所以大家也多加体谅 。
『适马公司』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本文插图
在前组镜片方面 , 索尼和适马口径差不多 , 都是82mm , 走的是大口径提升画质的路线 。 腾龙为了体积 , 必然无法使用大尺寸镜片 , 所以采用了67mm这一相对保守的口径(在大三元镜头中已绝无仅有) , 理论上会影响边角的画质 。
『适马公司』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本文插图
从三款产品的前镜片镀膜来看 , 都采用了多层镀膜 , 所以在不同角度看上去颜色不同 。 不过三者都非常通透 , 我们从对比中可以很清晰的看到镜头内部的细节 。
『适马公司』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本文插图
在后组镜片方面 , 索尼和适马的直径也略大过腾龙 , 理论上有利于提升边角画质 。
『适马公司』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本文插图
在卡口上 , 三款产品都采用了4颗固定螺丝 。 另外索尼和适马后镜组基本是密封结构 , 而腾龙采用的是传统的伸缩结构 , 理论上对灰尘和水滴等缺乏防护能力 。
『适马公司』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本文插图
参数对比
以下是我们制作的参数对比表 。 大家可以从表格中发现不少特征 。
『适马公司』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本文插图
首先由于索尼和适马为24-70mm焦段 , 相比腾龙的28-75mm , 它们虽然在广角端看似只多了4mm , 但视角上宽广得多(大了近10° , 在实际拍摄中差异巨大) 。 而腾龙比另外两款产品长出的5mm中焦 , 视角上的差异几乎忽略不计(也就2°) 。 所以大家可以理解为 , 买一支索尼或适马24-70mm , 基本等于买一支腾龙28-75mm再加枚24mm小定焦 , 因此无论实际便携性还是性价比 , 以上两者反而比腾龙28-75mm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