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超商品管理的三个层次 商品构成的三个层次

中国零售业四十年的发展,简而言之即是对商品理解的发展 。四十年的商品也从匮乏到过剩,由此造成超市商品组合的进阶不同;同时,从横向维度上看,中国的地理结构及区域发展差异,造成了标准化模式在零售商超领域的推进困难 。由上,理解商品管理的层次对正确看待当前超市商品管理有一定总结归纳指导意义 。
第一层次,商品的丰富性 。商品丰富是做超市的基本要求,不能满足的原因无外乎进货渠道及商品知识因素,当然资金也是其中之一 。在这个层面上经营的超市多是一些自身不足及边远地区的门店 。上世纪90年代的超市满足的也是基本需求层面的内容;
第二层次,标准化 。标准化的模式来源于外资大卖场的进入,他们一整套的商品组合、定价、陈列体系将标准、复制推进的淋漓尽致,也成为国内零售学习的典范 。直至今日,标准化的超市运营也是当前商超的主要模式;
第三层次,场景化 。场景化是商品管理的高级形态,商品管理在控制缺货、实现标准后依据需求场景发挥的阶段,在日式超市模式进入后演化为日本的活性化 。其本质是一样的,但技巧方法上日系方法还是弱一些,因为没有基础 。这也是国内企业学日企困难的原因 。场景化做的好的企业现在比较多了,作为与低成本的标准化相比较的模式,背后的商品组合逻辑有着巨大的差异 。有时候,也是一个坑!
【商超商品管理的三个层次 商品构成的三个层次】对号入座一下,自己的企业处于哪个层次或阶段?我一直强调零售的基本功,基本功不行是无法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这里还是希望学习者们注意一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