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商城:京东需要“微商”( 三 )


从这个角度来看 , 京东的超新星计划扮演着社群电商的基础设施 , 充当供货、物流以及售后服务提供方 。
二 , 为什么京东需要“微商”
2016年便开始内测 , 直到2018年 , 随着社交电商概念的炽手可热才正式立项 , 可见京东内部对这项业务的试探与犹豫 。
但从逻辑上讲 , 京东做社群再自然不过 。
回看阿里京东竞争最激烈的2015年到2017年 , 阿里最为关键的招数就是通过二选一以及赔钱做天猫超市 , 阻击京东做女装和快消品 , 这样让京东客户结构保持以高价值男性为主 。
2017年数据 , 京东男性用户占比为59.18% , 女性用户占比为40.82% 。 一线城市用户占比为40.83% , 二三线城市占比为51.23% , 四线及以下仅为8% 。
而社群场景 , 通过推手们在群内的分享和朋友圈轰炸 , 天然适合容易产生冲动性购物的女性用户 , 适合客单不高的食品、服饰、快消品等品类 。
刘家瑞给到的数据 , 超新星计划用户60%为女性 , 用户画像为高中及本科学历的中青年女性 。 排名前几的商品品类为食品、家居、内衣 。 无论是用户还是品类 , 与主站迥然不同 , 补充作用明显 。
微信场景天然适合下沉市场 。
“42章经”的曲凯曾问有赞创始人白鸦对社交电商的看法 , 当时白鸦说如果五年以后人们复盘近几年的互联网 , 有两件大事是一定要提的:第一个是 vivo 和 OPPO 的销量超过了小米;第二个是微信红包 , 让拿到 vivo 和 OPPO 的人手机里都有钱了 。 这两点 , 其实打通了四五六线城镇青年及中老年人群的信息流和资金流 , 让没有在网上购物习惯的下沉用户提供条件 。
超新星计划用户一线城市只占26% , 二线及以下占74% , 其中六线城市占比达到18% 。
京东也具有做社群电商的优势 。
在社群里卖货最难的是如何取得用户信任 。 不同于京喜、拼多多的社交分享 , 是消费者基于商品需求自发分享链接 。 在社群里卖货的推手就等同于商场里的导购 , 具有利益关系 , 熟人背书变弱 。
这时候 , 用户决定是否下单 , 并产生对推手的信任不断复购 , 就取决于商品本身及其背后的供应链 。 如上文所说 , 京东社群的商品来自京东 , 并在主站能查到对应订单 。 有京东货源做背书 , 用户接受度高 。
“如果是非京东系的你会发现 , 只要你进入深水区你就一定要匹配供应链能力 , 这是一个长跑 。 ”刘家瑞说 。
京东的另一个不能忽略的优势是推手资源 。 10万快递小哥 , 是天然推手 。
今年6月 , 完成跟单、分佣、交易结算、商家设置等基础设施搭建后 , 超新星计划开始对外加大推广力度 , 京东快递小哥是第一个爆发点 。
与一线城市 , 京东小哥只起配送作用不同 , 在二三线城市尤其是下沉市场 , 京东小哥和配送区域的居民形成熟人关系 。 借助这种熟人关系 , 来自京小哥的订单 , 快速起量 。
社群电商平台的起量 , 往往依赖大微商头目 。 他们把社群运营玩得炉火纯青 , 身后有一大票中小型微商追随 。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云集和达令家 。
在云集成长史中 , 名为BK、老胡、破军、老杨的四个微商头目功不可没 。 有微商从业者这么形容:“BK擅长社群运营、线下团建;老杨高屋建瓴 , 对于行业分析、未来预判非常准;老胡江湖人称’胡算盘’ , 特别会算账 , 擅长制度设计;破军每年打字上百万 , 特别能聊 , 运营几百个五百人的群 。 ”
后随着云集分佣机制转变 , 他们出走 , 加入达令家 。 据说早期达令家的百万销售额社群都是破军一人带来 。
在京东超新星计划中 , 面向微商群体的芬香采用二级分佣机制 , 这种利益分配很难吸引大微商 , 吸引来的更多是宝妈或者利用空余时间兼职的上班族 , 每个月能挣到几百到一两千元 。
通过在多个渠道对推手的刺激 , 8月后京东社群电商数据激增 , 社群数从7月份的1.4万个飙升到12月份的40多万个 , 日均订单增至30万左右 。 前者代表着社群规模 , 后者代表着群活跃程度 。 超新星计划的目标是到2020年底 , 这两个数据翻两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