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不一定为实,这3种“真相”一定要讲给孩子听

孩子在吃苹果 , 不小心掉在地上 。 孩子捡起地上的苹果 , 转手递给奶奶 , 又去拿了一块儿新苹果 , 动作一气呵成 。
我问他 , “为什么要把掉地上的苹果给奶奶?”孩子说 , “奶奶喜欢吃掉在地上的东西 , 以前饼干掉地上奶奶也吃了 。 ”
我给他讲了一个“颜回偷食”的故事 , 这个故事取自《孔子家语》 。
颜回是孔子的学生 。 有一天颜回正在煮饭 , 从锅里抓了一把米饭吃掉了 , 正好被孔子发现 , 孔子没有当众戳穿他 。
吃饭之前孔子说 , 他昨天晚上梦见父亲了 , 想先用饭祭过父亲再吃 。 颜回赶紧说 , 使不得呀 , 刚才煮饭有灰落在米饭上 , 我把脏的米饭吃掉了 , 这米饭就不能用来祭祀了 。
眼见不一定为实,这3种“真相”一定要讲给孩子听
文章图片
颜回偷吃米饭是因为米饭脏了 , 奶奶吃掉在地上的东西 , 也是不想浪费 , 又不想让孩子吃脏的 。 这个简单的故事告诉我们 , 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 。
在《后真相时代》里 , 美国商业咨询专家赫克托·麦克唐纳说 , 真相就像一个多面体 , 一个人即使说的都是真话 , 也可以对真相进行刻意的挑选、裁剪和操纵 , 制造出各种各样的花招和陷阱 。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 经常有这样三种“真相” , 看起来特别真 , 实际上却会误导我们做出错误的选择 。
我们要有能力识别这三种真相 , 并把这些关于“真相”的真相讲给孩子听 , 让孩子具备一定的鉴别真假的能力 , 才不会一直“很傻很天真”的被“真相”蒙蔽 。
眼见不一定为实,这3种“真相”一定要讲给孩子听
文章图片
01
第一种“真相”:片面真相
片面真相指的是我们获得的信息虽然是真实的 , 却没有传达出完整的意思 , 而是被选择过的部分真相 。
片面真相的迷惑性
片面真相会迷惑我们 , 让我们自以为看到了全部 , 其实只是坐井观天 。
片面真相会让我们忽略事件的完整性 。 只看到一部分被选择的真相 , 会让我们很难看到全貌 , 遗漏其中的重要方面 , 看不到事件的完整性 。
就好比颜回偷食的故事里 , 如果只看到颜回偷吃 , 就会觉得他是一个不检点的人 。 只有了解事情的全貌才会对颜回有客观的认识 。
不同的事物背景会影响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 。 很多时候 , 人们对事物的看法会取决于背景 , 而不是事物本身 。 比如 , 看到一只流浪猫 , 我们会觉得这只猫好可怜 , 如果是一只在故宫里流浪的猫 , 我们又会觉得它身上有某种神秘的气息 。
所以 , 在我们看不到事件全部 , 包括事情的整个前因后果和背景等等的时候 , 不要轻易下结论 。
眼见不一定为实,这3种“真相”一定要讲给孩子听
文章图片
关于片面真相 , 我们要告诉孩子的
不管是对人还是对事 , 只看到一点片段 , 都不要轻易下结论 , 要搞清楚前因后果后再做出自己的判断 。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多问几个为什么 , 事情的真相就会水落石出 。 奶奶吃掉在地上的食物 , 不是因为她喜欢吃 , 是不想浪费;老师让小朋友罚站 , 不是老师有多凶很 , 而是小朋友故意推倒了教室里的玩具 , 让别的小朋友没办法正常玩耍 。
眼见不一定为实,这3种“真相”一定要讲给孩子听】做出自己的判断之前 , 要从多个渠道收集信息 , 就好像两个小朋友打架不能只听一面之词 , 要结合两个人的话甚至第三人的证词才能作出综合判断 。
眼见不一定为实,这3种“真相”一定要讲给孩子听
文章图片
02
第二种“真相”:主观真相
主观真相指的是会受到道德、吸引力、个人偏好等主观因素影响的所谓“真相” 。
主观真相的迷惑性
客观真相很容易理解 , 就像三角形有三条边 , 不管谁数都一样 。 主观真相就会受到个人倾向的影响 , 就像每年的流行趋势 , 所谓的排行榜 。 你觉得某件事很好很有吸引力 , 表达的就是主观真相 。
说到主观真相的迷惑性 , 就不得不提到钻石 。 钻石的价值起源于一句广告语:钻石恒久远 , 一颗永流传 。 从绝对价值上来讲 , 钻石并不是硬通货 , 也没有太多实际价值 , 更不是什么爱情永恒的象征 。
但因为钻石公司塑造的钻石形象深入人心 , 所以钻戒成了结婚必备 , 钻戒的大小成了爱情的标志 , 就像《色戒》里梁朝伟用10克拉钻石彻底俘获了汤唯的心 。
主观真相是容易被操纵的 。 像广告 , 就是想操控人们的主观意识 , 让人们认可他们塑造出来的主观真相 。 提到女司机 , 人们会自然认为她们驾驶技术差;同样的工作业绩 , 人们会认为男人靠的是能力 , 女人靠的是男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