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教培机构获客新渠道来了吗?,短视频+教育风口正劲
【北京商报■教培机构获客新渠道来了吗?,短视频+教育风口正劲】短视频+教育的风口越吹越劲 。 在线少儿数理思维机构火花思维日前宣布获得新一轮融资 , 由快手战投领投 。 另一大平台抖音发布的数据显示 , 教育类开播主播数、观看次数等均有大幅增长 。 疫情下 , 教育市场加速从线下向线上迁移的步伐 , 在互联网流量已进入存量博弈的时代 , 短视屏平台成为新的获取流量的头部渠道 , 吸引教培机构大批涌入 , 资本纷纷下注 。 但同时 , 在短视频平台去中心化的属性下 , 教培机构打造出的网红名师如何防止出走 , 获取流量后如何实现有效转化变现 , 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 有业内人士指出 , 能否抓住到短视频平台流量红利 , 还要靠产品、服务和营销能力 。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部分在线教育机构在快手平台账号)
短视频引流走俏
教培机构与短视频平台的绑定程度越来越高 , 火花思维在宣布获得快手的战投同时 , 表示将联合快手在直播技术、流量生态等多方面展开战略合作 。 与此同时 , 抖音发布的直播数据图谱显示 , 教育类直播2月的开播主播数对比2019年12月增长110% , 直播观看次数增长了550% , 教育类直播次数增长200% , 教育类平均每场直播观看人次增长率是整体直播平均增速的1.7倍 。
疫情下 , 线上教育急加速 。 纵观教培机构主流获客方式 , 无论是百度投放、微信裂变 , 又或社交电商等 , 渠道被透支的速度越来越快 , 稀缺的流量已成了教育行业的痛点所在 。 而短视频平台抖音和快手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 , 1月时 , 抖音日活跃用户数已突破4亿 , 快手也超过3亿 。 这意味着 , 巨大流量池里隐藏着无限获客的可能 。
“互联网流量进入了存量博弈的时代 。 去年整年互联网的流量其实并没有明显增长 , 看到红火的有增长的区域 , 几乎全部来自于短视频流量的增长 。 疫情打破了在线教育的次元壁 , 并进一步从一二线城市火速下沉实现普惠 , ”北塔资本合伙人王凯峰指出 , 下沉后新的劳动力和新的消费者形成了全新的庞大经济体 。 从供应端角度来看 , 短视频使得教育超越狭义的教培 , 从专卖店到商超逻辑 , 不再是刚需或专业品类 , 大量兴趣品类将繁盛 。
业内人士分析 , 短视频的作用更多是引流 。 通过发布的短视频与用户建立第一层联系 , 让更多的用户见到你 。 在用户关注账号后 , 通过直播将用户的粘性进行提升 。 据悉 , 2019年有1500多家在线教育企业入场短视频 , 快手在春节时以66.6亿流量扶持教育账号冷启动 。 在罗永浩最近的直播带货中 , 猿辅导成为其首家合作的教育品牌 , 旗下斑马AI体验课在约15分钟的直播时间里被售出了1万份 。
组织模式重塑
短视频平台的流量红利不言而喻 , 但同时 , 其去中心化的属性也要求短视频平台的传播方式是把“人”作为媒介中心而非机构 。 资深从业人士彭迪认为 , 短视频是围绕个人搭建的商业模式 , 通过个人也就是主播老师的丰富表达提升粘性 。 所以教育品牌打造名师号 , 打造教育KOL , 利用名师的人格魅力和语言感染力去聚集、影响用户 , 机构号的号召力相对弱 。
王凯峰也表示 , 在短视频平台里 , 用户感知的是具体的老师 , 每位老师具有鲜明的人设 , 贯穿从招生到授课服务再到商业转化的多个环节 。 从生产关系角度来看 , 短视频和直播可以更好地赋能个人 。 但由此也引发一个问题 , 当老师变成超级个体拥有个人IP后 , 一旦出走或带来机构的粉丝流失 。
“机构与老师之间的关系要从简单的雇佣关系变成MCN的网师经济关系 , 即机构要跟老师之间签署经纪约 , 重塑组织方式 , ”王凯峰指出 , 大家的利益分配方式肯定也会发生变化 , 比如常见的经济约里 , 老师跟机构可能是五五开或是其他阶梯分成方式 。 机构同时给老师提供基于平台的赋能 , 像培训、助教、出版等的供应链 。 USKid中美双师学堂总裁翟少成亦提出 , 将老师塑造成为“好演员” , 机构担任“导演和编剧” , 用标准化思路降低机构对老师的过渡依赖 , 机构才会变得更安全 。
- 科技实验室还原1920年京城生活,100年前的北京Vlog火了!AI修复古董纪录片
- 广州美合传祺我们的成功是因为客户的成功——李真
- 北京商报信任危机下互联网中概股加速回归,网易二次上市进程曝光
- 区块链领航USDT跑分能赚到钱吗?每天需要用多长时间?
- IT之家没必要加装防蓝光设备,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购买电子产品时
- 邓布利斯「魅族」终于等到你
- 在线商宝如何通过在线客服系统提升企业收入?
- 北京青年周刊妈妈的礼物准备好了吗?,明天母亲节
- 阿里巴巴:百度员工离职跳槽,被北京985大学和阿里录取,晒出待遇后网友:阿里好!
- 凤眼看北京迪马董事长罗韶颖:成长是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