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自身到底有什么原创力( 二 )


这本书为什么受女生欢迎?其实它并没有提供什么好的解决方案,它只是把一些感触体现出来了,把那些男性没法体会的东西释放出来,让我们更加深切体会到女性在生存里面,她心里渴望的是什么 。至于到底应该怎么转变,那还是一个未知数 。
而且它里面的一些观点,比如把生活分成A面B面,我自己没看这书前还真没这样想过 。关于二者之间的转换,女性在这个地方如何失去自己的发展空间,讲得很好 。
真正认识女性
需要女性真实的发声
林子人:刚才梁老师讲了生活中观察到的一些女性的生存状况,无论是当年云南少数民族女性的劳碌一生,还是日本全职太太的命运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我觉得我们没有去质疑过这个现状,甚至默认这种性别分工或者制度安排是合理的 。我不知道在您的观念之中,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发现,这个好像有一点点不对头,好像可以不是这样子?
梁永安:原因主要还是话语权,话语权在男性这里 。整个社会强势的、主导性的这些力量都掌握在男性手里,所以这个事情该怎么说、怎么认识、怎么定义,它内涵的那个男性出发的逻辑,起了强有力的作用 。
二战时候,美国兵工厂的男人不够了,于是做炮弹什么的,女性来了 。还有比如大瘟疫时期,护理人员严重不足,这个时候女性进来了 。后来就发现女性比男性做得好,又细致,组织性又强 。但是战争过去,又回到原来的格局 。
历史上,社会公共、物理空间,给女性留得是不多的 。很多时候伴随技术发展,女性社会化进程往往是“进一步退两步”,例如电视的出现 。
原来纯电影时代,大家还去电影院这个公共空间里看电影 。上世纪30年代美国男孩子邀请女朋友出去看电影,他还很有礼节的——必须上门去请,然后跟人家父母要说清楚,请她去看什么,要父母同意才行 。父母同意,但10:30要送回来,父母在楼上亮着灯,表示还没睡 。女生上去报告父母回来了,带男生进来,请他喝杯咖啡,一板一眼的 。尽管如此,电影毕竟还推动女性出来进行公共消费,获得很多信息 。
但是1945年电视出来后,让女性重又回到厨房、回到家里 。出现大量为女性炮制的肥皂剧,平均下来,一个女性一天在家里大概要看将近7个小时的电视,而且都是那些东西 。
就是说社会从总体发展来看,很多结构是没有变的——女性囿于家庭事务、私人事务,男性参与公共事务、社会事务 。所以我就觉得很可惜 。有时候还出现一种貌似公平的理论——要给女性让渡一些权利 。实际上这里面包含着男性的某种优势——“我来给你公平,我来给你让渡” 。
我一直关心一个问题,在我们越来越往前拓展的新文明里边,女性到底自身有什么原创力?她的生命特征里边,有什么东西是男性不能替代的?历史发展中之所以产生各种病态,哪些部分是因为女性本身,在整个社会权利或者社会运作里面的缺失?都有可能 。男性往往在这些方面是比较忽略的,我觉得这是比较要深入面对的问题 。
所以为什么要关注这本书?因为是两个女性在对谈,可以听听女性自身的表达 。真正认识女性,还是要从女性自身的很真实的声音里边去体会 。
两性相互失望和对立
很难起到建设性的作用
林子人:读这本书的时候,您印象最深的部分或者观点是什么?
梁永安:我蛮重视它建设性的部分 。因为我特别希望这个世界上,女性跟男性作为一个共同体,真正合作共存 。
首先我觉得“人”这个大概念是在“男”“女”之上的 。这是从“文艺复兴”以来就树立起来,以个体价值为核心的这么一个世界重构 。“人”的基本价值在哪里,然后才再分下来,作为“男性”“女性”,有各自不同的生命特质、各自特有的心理、精神,或者是成长方面的一些差异性 。差异性是人类进步的一个前提,因为差异性的两方之间有张力,差异性里面也会有冲突 。
但是这个时候,既不能完全按男性的愿望,也不能完全按女性的愿望来塑造这个世界 。两者之间是一个交往行为,产生一种对话,互相倾听,倾听的时候当然也要有非常好的话语伦理 。最后,由平等的语境产生出一个共识 。双方都要打开自己一定的盲区,对我们生活、生命、时代、社会,大家有这么一个共构 。这样才有可能克服单纯那种两个性别之间,只从自己内心的不适感去考虑,产生相互的失望和对立——这样的话就很难起到一种建设性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