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与美有没有关系 美术和美的关系


美术与美有没有关系 美术和美的关系

文章插图
今天咱们谈谈“美术”这个词是怎么来的? 它的原意究竟是什么意思?美术与美有没有关系?


首先,在中国古籍中曾经出现过“美术”这个说法,但是它的含义与今天完全不同 。简单来说,它的意思是泛指所有好的方法,与绘画、雕塑、建筑没什么关系 。


其次在中国古代画论典籍上,从未出现过“美术”这个专用术语 。与“美术”意思较为近似的表达有“刻削”,“绘缋”(hui)、“刻镂”,或者“丹青”、“图画” 。有所谓“刻削之道,绘繢之事,刻镂之术”的说法 。但是没有所谓“美术”这个术语 。


所以我们今天所说的“美术”这个词是外来语,是日文借用汉字对英文Art的翻译 。而英文Art一词又源自希腊语,原意大致可以理解为“技巧”,或者“熟练掌握某种技能”的意思 。


英文中Art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大约起源于17世纪 。它的原意所涵盖的范围除了绘画、雕塑与建筑之外,也涉及诗歌与音乐 。


1871年,奥匈帝国筹办维也纳万国博览会,向世界各国发出邀请 。在展览分类说明中有一个分类就叫“Art” 。日本明治政府的译员就把这个Art分类,借用汉字翻译成了“美术” 。这就是“美术”一词在日本最早的出现 。因为这是一个之前从未出现过的词汇,所以日本译者特意对“美术”这个词作出了解释 。他说,所谓“美术”,在西洋是指音乐、画图以及诗学等内容 。而近代意义上的“美术”一词,在中文中的最早出现,是在清人李筱(xiao)圃撰写的《日本纪游》中 。李筱圃在他的《日本纪游》中记载,1880年5月25日,李筱圃同日本友人游览了上野博物院他说“上野博物院又名‘美术会’,收藏有不少画作” 。这是在中文中“美术”这个词,第一次与绘画之事联系到了一起,也是“美术”这个日本的翻译词,第一次进入中文 。


1901年,蔡元培编纂《学堂教科论》。受日本井上甫水(日本佛教哲学家、教育家)的学术分科思想的影响,蔡元培将学术分为三类:一是 有形理学,二是 无形理学,三是 哲学 。


“有形理学”之下分算学、博物学、物理学以及化学;“无形理学”之下分名学、群学以及文学 。而这个“文学”按蔡元培的说法也就是“美术学” 。蔡元培说“文学者,亦谓之美术学” 。按照蔡元培的分类,这个“文学”之下就包括音乐学、诗歌骈文学、图画学、书法学以及小说学 。也可以说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美术”这个词,在中文中成为了一门学科的名称,或者一种学问 。


其后,王国维对“何谓美术”的进一步解释是:“美术之知识,全为直观之知识……美术上之所表者……故在得直观之,如建筑、雕刻、图画、音乐等,皆呈于吾人之耳目者 。” 王国维的意思就是说美术所指的就是建筑、雕刻、图画、音乐等这一类事 。而这一类事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人们可以直接看到或者听到 。


应该说至此,这个“美术”的含义,与我们今天所说的“美术”,应该已经大致是同一个意思了,指的就是“绘画,雕塑,建筑,音乐”等这一类事物 。


【美术与美有没有关系 美术和美的关系】但是,日本人为什么要把指代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诸如此类的事物的Art这个词翻译成“美术”呢?这恐怕就要先从“美学”开始说起 。


英语中美学这个词Aesthetics来源于希腊语,本意是“感觉、感受”,或者“对感观的感受”的意思 。1750年德国哲学家亚力山大·鲍姆嘉通(Alexander Gottlib Baumgarten)就以这个Aesthetics为名出版了一本书,并由此开创了一个新的独立学科,这个学科就是专门研究所谓“感性认识的完善”的学科,所以最初这个学科就被翻译成“感觉学” 。


1866年德国传教士罗存德编纂的(Wilhelm Lobscheid)《英华大词典》将这个Aesthetics这个词翻译成中文“审美之理” 。1883年,日本启蒙思想家中江兆民,正式将这个词翻译成“美学”,所以鲍姆嘉通的这本书的书名,今天就叫《美学》,它是美学做为一门独立学科产生的标志 。


而日本另一位著名的启蒙思想家西周,他在1872年为了给日本皇室讲学,自己自编了一个讲义,这个讲义从内容看,就是介绍美学和美学基本理论的 。但当时还没有所谓“美学”这个说法,所以他给他的这本自编讲义起的名字叫《美妙论》,而这本书就被认为是日本最早的独立的美学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