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是第一部章回小说 中国第一部章回小说是( 三 )


与“卷”一样,假如施耐庵写成这样:“第二则 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毕竟史进与三个头领怎地脱身,且听下则分解”,难道不可以吗?他为何非得写成“回”呢?
这其中,恐怕就另有玄机了 。
《水浒传》是一部隐藏着明朝靖难之役秘史的小说,施耐庵应当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见证者,甚至是受害者 。因而,书中很多细节所隐藏的真相,能够吻合当时的《明实录》,印证后来的正史,还能够填补诸多历史空白,解析一些历史疑案 。
关于《水浒传》是一部什么样的书,书中又是如何隐藏明朝秘史的,又隐藏了哪些历史真相,我所揭秘的《水浒传》已经说了不少,此处不再详述 。总而言之,施耐庵别出心裁以“回”划分《水浒传》章节,其中必定有特别的寓意 。这个寓意就与“回回”有关 。
究竟是怎么回事,且看下回分解 。

才是第一部章回小说 中国第一部章回小说是

文章插图
朱元璋家族与“回”有关?以下,我举《水浒传》中的几处文本,提出一个争论不休,也被很多学者、读者所否定且批驳得体无完肤的老问题,即“朱元璋是不是回族人” 。
其一,花和尚鲁智深有两个师兄,一个是五台山文殊院的智真长老,另一个是东京大相国寺的智清长老 。这两个大寺庙的住持合起来,就是“清真” 。
施耐庵之所以写五台山文殊院,是因为《奉天靖难记》中说,朱元璋家老三晋王朱棡有做皇帝的野心,做了很多逾制的依仗藏在五台山 。后来,事情败露而焚毁 。东京大相国寺则暗喻的是皇觉寺,《水浒传》中的这两座大寺庙都与明朝有关 。
其二,《水浒传》中有很多“貌若番人”的好汉 。比如赤发鬼刘唐,这条好汉在《宋江三十六人画赞》中的绰号是“尺八腿”,施耐庵改写为“赤发鬼”,那就是“貌若番人”了 。书中直接点明“貌若番人”的有两个,一个是沂水县都头李云,其人“面阔眉浓须鬓赤,双睛碧绿似番人” 。另外一个,就是最后入伙的紫髯伯皇甫端 。
皇甫端是幽州人,也就是后来的北京 。书中这样描述皇甫端的相貌:“一表非俗,碧眼重瞳,虬髯过腹” 。紫髯伯的长相与《明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有关,朱棣长相是“上貌奇伟,美髭髯……龙颜天表,凤姿日章,重瞳隆准 。”
紫髯,即髭髯之谐音,皇甫端也是“碧眼重瞳”,其实这个“貌若番人”的好汉暗喻了朱棣 。但施耐庵似乎并不是说朱棣不是朱元璋的儿子,“紫髯伯”还隐喻了另外一人,说的是上面提到的朱棡 。朱棡长着一部美髯,是当时的“美髯公” 。朱棡是朱元璋第三皇子,比朱棣大,相对于“重瞳”而言,他就是“伯” 。对于坐了皇位的朱棣家来说,是皇兄,对于朱棣的儿子们来讲,就是“皇伯”——皇甫端、紫髯伯,岂不就是“皇伯” 。
所以,梁山比较多的好汉长着一副西亚人的相貌,是不是也是暗示了朱元璋家族的来历呢?
《水浒传》中极少写吃猪肉,而是反复写杀牛吃牛肉,猪在书中的概念更多地是隐喻两个属猪的皇帝赵匡胤、赵光义,以及谐音“朱” 。比如王伦迎接晁盖上梁山时,“宰了五个猪”,这一笔隐写的建文帝削藩,削掉了五大藩王 。
才是第一部章回小说 中国第一部章回小说是

文章插图
读了很多有关朱元璋是不是回族人的争论,我比较倾向于这样的观点:朱元璋与回教,也就是伊斯兰教有关 。
朱元璋曾经入皇觉寺,这座寺庙被证实是一座清真寺,朱元璋做皇帝才赐额皇觉寺 。后来,朱元璋参加了郭子兴的部队,郭子兴信伊斯兰教 。郭子兴以义女马氏配朱元璋,马氏也是伊斯兰教徒 。洪武元年,敕建净觉寺,并撰写《至圣百字赞》,净觉寺就是一座清真寺 。
说这些,倒不是认定朱元璋是一个穆斯林,但至少可以说,洪武朝包括朱洪武本人与伊斯兰教有关,他的子孙也有穆斯林的信仰 。
才是第一部章回小说 中国第一部章回小说是

文章插图
但是,施耐庵在《水浒传》中言之凿凿,说朱元璋家“貌若番人”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朱洪武到底是不是“回回”呢?
这个疑问,恐怕得交给列位看官继续争论了 。
总而言之,中国第一部章回体小说,就是施耐庵原创的《水浒传》 。以“回”为章节原因诸多,而朱元璋的信仰以及身世来历,恐怕也是“章回小说”诞生的一大因由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