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假如崇祯朱由检不在煤山上吊,而是前往南京,是否会两分天下?

在笔者看来这是一个很值得深究和探索的问题 , 虽然历史已经发生 , 但是不断的推演和探究往往有助于我们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 , 从而以之指导我们在当世的生活 , 就这是我们常说的“鉴于往事 , 以资当今” 。 在此 , 笔者仅就两个大方面来略述本人的观点 , 还望大方之家不吝赐教 。
【爱历史】假如崇祯朱由检不在煤山上吊,而是前往南京,是否会两分天下?】一:在《明史》中的一段话
在《明史》“庄烈愍皇帝本纪”中有这样一篇赞语:“帝承神、熹之后 , 慨然有为 。 即位之初 , 沈机独断 , 刈除奸逆 , 天下想望治平 。 惜乎大势已倾 , 积习难挽 。 在廷则门户纠纷 , 疆埸则将骄卒惰 。 兵荒四告 , 流寇蔓延 。 遂至溃烂而莫可救 , 可谓不幸也已 。 然在位十有七年 , 不迩声色 , 忧勤惕励 , 殚心治理 。 临朝浩叹 , 慨然思得非常之材 , 而用匪其人 , 益以偾事 。 乃复信任宦官 , 布列要地 , 举措失当 , 制置乖方 。 祚讫运移 , 身罹祸变 , 岂非气数使然哉 。 ”虽说是清王朝官修的史书 , 但对于崇祯一生事业的总结却大抵还算客观 。 就该赞语而言 , 我们能看到崇祯继位之初 。 就所面临着数百年所未有的危局 。
【爱历史】假如崇祯朱由检不在煤山上吊,而是前往南京,是否会两分天下?
文章图片
首先:沈机独断 , 刈除奸逆 。
继位之初 , 面对权阉魏忠贤把持朝政 , 霍乱超纲的局面 , 他先是虚与委蛇 , 示之以弱 , 然后协同外庭朝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猝然发动进攻 , 弹指之间 , 气焰嚣张的阉党灰飞烟灭 , 彼时天下 , 刚刚十七岁的崇祯所表现出来的手段和能力曾叫天下百姓何等期待?但是就像赞语中所说的:“在廷则门户纠纷 , 疆埸则将骄卒惰 。 兵荒四告 , 流寇蔓延 。 遂至溃烂而莫可救 。 ”铲除了阉党之后的明王朝并没有起死回生 , 反而病的更重了 , 因为随着阉党的消失 , 三权制衡的局面被打破 , 外庭朝臣所组建的文官集团开始强势反弹 , 并且最终压迫到皇权 , 在当时的朝堂之上 , 东林党人一党独大 , 慨然有澄清天下的志向 。
【爱历史】假如崇祯朱由检不在煤山上吊,而是前往南京,是否会两分天下?
文章图片
他们一方面尽力压制内廷的崛起 , 钳制皇权的独断 , 另一方面对昔日的盟友 , 朝中的党和浙党发动猛烈攻击 , 力图使东林党成为真正执政天下的第一大党 。 而事实就是这群风花雪月的书生 , 除了个别确实具有治国理政的能力之外 , 绝大多数不过是善于吟诗作赋的酸腐秀才而已 。 此外 , 僻居边关的骄兵悍将由于常年执掌兵权 , 以至于国家军队变作私人武装 , 养寇自重 , 趁势要挟 , 行军作战未必能行 , 催要粮饷确实轻车熟路 。 国事如此 , 年仅十七的崇祯皇帝即使慨然思有所为 , 却也是无能为力 , 垂死挣扎了 。
【爱历史】假如崇祯朱由检不在煤山上吊,而是前往南京,是否会两分天下?
文章图片
其次:天灾人祸 , 接踵而至
明朝末年恰逢“小冰河时期”当时天下灾害屡现 , 天下苍生饥馑相荐 , 尸横遍野 , 僻居东北的满清王朝为了求得生存 , 不惜通过大规模屠杀汉人 , 搜刮粮草来集聚势力寇盗大明边疆 , 而关中地带和西北地区更是因为天灾人祸出现大规模的农民军起义 。 很多人习以为然的将这一切归结于崇祯的责任 , 但是我们如果仔细去寻求掩盖在历史尘埃之下的事实 , 我们会看到最初的王二起义爆发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之后起义军的队伍不断壮大发展 , 一直到清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才被彻底破灭 。
【爱历史】假如崇祯朱由检不在煤山上吊,而是前往南京,是否会两分天下?
文章图片
换言之 , 爆发于明朝末年的起义军和明王朝斗争了17年 , 之后又和清王朝斗争了15年 , 前后时间持续了整整31年才结束 。 而在天启七年的时候 , 崇祯皇帝才刚刚继位 , 要说他的施政有何问题 , 这未免也太过牵强了 。 就如同现代历史学家所说的明朝的灭亡很大程度上是由“小冰河时期”特定的自然环境造就的 。 而这也就是赞语中所说的:“惜乎大势已倾 , 积习难挽 。 ”
【爱历史】假如崇祯朱由检不在煤山上吊,而是前往南京,是否会两分天下?
文章图片
最后:君王若肯过江东 , 卷土重来未可知
就我们目前所能接触到的资料而言 , 对于崇祯的评价都是比较高的 。 他“勤政爱民 , 洁身自好”;他“戒慎知惧 , 殚心竭虑”;他“沉毅果敢 , 志宏心大” 。 考究整个明朝末年的历史事实 , 我们首先要明确一点 , 继位之初的崇祯终究只是一个年仅十七的少年天子 , 少年人的心性是最不稳定的 , 在面临如此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式时 , 崇祯依然能够坚定不移 , 寸步不让 , 这是非常不易的 。 至于他后来的喜怒无常 , 刚愎自用 , 重启内廷 , 重用太监 , 都是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的 。 “临朝浩叹 , 慨然思得非常之材 , 而用匪其人 , 益以偾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