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建筑大家,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木塔情书”

民国时期 , 建筑大师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 , 志同道合 , 在考察中国古建筑方面 , 也是最佳情侣档 。 虽然身为女性 , 林徽因穿着旗袍也能攀斗栱和梁架 , 令人敬佩 。
1933年 , 梁思成先生完成了一次伟大的古建测绘——山西应县木塔 , 但林先生因故缺席 。 梁思成就天天写信 , 把测绘的过程寄给她看 。
民国才女林徽因 , 果然不是浪得虚名 , 她把这些信加上自己的文章 , 发表在当时天津《大公报》的“文艺副刊”上 , 别出心裁地给测绘工作 , 来了一场“直播”秀 。
【爱历史】建筑大家,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木塔情书”
文章图片
梁思成和林徽因
林徽因描绘了梁思成成行之前 , 对木塔的心心念念:“思成自从知道了有这塔起 , 对于这塔的关心 , 几乎超过他自己的日常生活 。 早晨洗脸的时候 , 他会说‘上应县去不应该是太难吧’ , 吃饭的时候 , 他会说‘山西都修有顶好的汽车路了’ 。 走路的时候 , 他会忽然间笑着说 , ‘如果我能够去测绘那应州塔 , 我想 , 我一定……’他话常常没有说完 , 也许因为太严重的事怕语言亵渎了 。 ”
彼时 , 梁思成连木塔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 就突发奇想:写了一封信 , ‘探投山西应县最高等照相馆’ , 请帮照一张应县木塔照片 , 并且在信封里面放了一个银圆 。 后来 , 真有照相馆把照片寄来 , 还不收钱 , 林徽因说“这照相馆的索价也很新鲜 , 他们要一点北平的信纸和信笺作酬金 , 据说因为应县没有南纸店” 。
【爱历史】建筑大家,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木塔情书”
文章图片
1933年应县木塔照片
梁思成对应县木塔的第一感受:“今天正式地去拜见佛宫寺塔 , 绝对的Overwhelming , 好到令人叫绝 , 喘不出一口气来半天……我的第一个感触 , 便是可惜你不在此同我享此眼福 , 不然我真不知你要几体投地的倾倒!”
【爱历史】建筑大家,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木塔情书”】“这塔真是个独一无二的伟大作品 。 不见此塔 , 不知木构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 。 我佩服极了 , 佩服建造这塔的时代 , 和那时代里不知名的大建筑师 , 不知名的匠人 。 ”
【爱历史】建筑大家,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木塔情书”
文章图片
而让梁思成和林徽因 , 如此梦绕魂牵的 , 就是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塔——山西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坐落在山西省应县佛宫寺内 , 原名佛宫寺释迦塔 , 辽代清宁二年修建 。
塔高67.31米 , 底层直径30.27米 , 纯木结构、全塔无钉 , 全榫卯体系 。
应县木塔是一座八角五层的楼阁式木塔 , 一层重檐 , 带有回廊 , 此后每一层都有屋檐和平坐(也就是阳台) , 八角攒尖顶 , 顶上有塔刹 。
应县木塔一共包含五个明层和四个暗层 , 外观看起来是五层 , 内部加上暗层实际共有九层 。
【爱历史】建筑大家,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木塔情书”
文章图片
暗层(即结构层)里有很多斜撑 , 过去术语叫“斜戗” , 类似于现在大跨度建筑的桁架结构 。 以前有人认为中国古建筑只会用梁柱体系 , 不会用三角结构 , 其实三角结构就藏在暗层里 。
值得一提的是 , 应县木塔用了70种斗拱 , 共计480朵 , 是中国斗栱登峰造极的作品 , 堪称活教科书 。
当你站在塔底仰望 , 一丛一丛的斗拱 , 宛如佛陀的坐莲 , 在天际层层绽放 , 神圣恢弘得让人跪服 。
应县木塔被称“中国第一木塔” , 代表了中国古代木构建筑技术和艺术的最高成就 。 我们时常感叹唐宋中国建筑 , 要去日本京采风 , 但完败日本 , 我们只要一座应县木塔就够了 。
【爱历史】建筑大家,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木塔情书”
文章图片
当年 , 测绘的过程极其艰辛 。 梁思成先生和莫宗江先生 , 花了整整两周 , 完成了巨大的测稿工作量 。
测稿是在坐标纸上 , 用铅笔打草稿 , 把要量的尺寸记录下来的初步成果 。 当时的测绘条件和设备还很原始 , 拉皮尺、记数据 , 一层塔就要量上百个尺寸……
成千上万的构件 , 每一个都要精心测量 , 这是巨大的工作量 。 尤其他们测到塔刹时 , 迎来了真正的挑战 。
当时带了测量仪器 , 梁思成给林徽因的信说:因为仪器只能给塔刹测个高度值 , 然而塔刹造型很复杂 , 有各种雕饰细节 , 要把每个构件都测下来 , 就只好爬出屋顶去工作了 。
【爱历史】建筑大家,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木塔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