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在日本,早在室町时代就有日本人曾与王阳明相往来

引言
晚明时期可谓中国阳明学的全盛期 。 但是 , 在日本的江户时代 , 虽时断时续地出现了倾向阳明学的儒学者 , 但未能形成学统明确而连绵不绝的学派 。 简单回顾日本阳明学的发展史 , 即不难发现这一特点 。
在中国 , 元明以来 , 上升为官学的朱子学笼罩了中国的思想和文化界 , 整个意识形态领域沉闷而凝滞 。 至明代中期 , 王守仁(1472年-1528年 , 号阳明)如异军突起 , 倡导主观唯心主义的“心学” 。 它冲决朱子学的堤坝 , 泛滥天下 。 王阳明死后 , 又有浙中王学、江右王学、泰州学派等 , 阳明后学藩衍不息 。 早在室町时代就有日本人曾与王阳明相往来 。 1510年 , 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澄命令87岁的禅僧了庵桂梧作为遣明正使 , 率290余人赴明 。 了庵于1511年抵北京 。 在贡方物达使命之后 , 了庵受明武宗之命住于宁波育王山广利寺 。
在此期间 , 他常与当地的文人墨客相往还 。 1513年 , 王阳明与门人徐爱等游四明而经宁波时 , 曾与了庵会见 。 当时王阳明42岁 , 离“龙场大悟”虽已5年 , 但《传习录》尚未辑印 , 他的“致良知”说也未提出 , 可见阳明学的完整思想体系还没有形成 。 而且王阳明的《送日本和尚了庵和尚归国序》并未记述阳明与了庵曾进行学术思想交流 。 加之 , 了庵在归国的第二年即以90岁高龄死去 , 也无传布阳明学的记载 。 因而 , 日本阳明学之传始于了庵桂梧的说法并无确证 , 仅系推测而已 。
【历史故事】在日本,早在室町时代就有日本人曾与王阳明相往来
文章图片
一般认为 , 中江藤树(1608年-1648年)是日本阳明学的元祖 。 中江藤树是在林罗山25岁时诞生的 , 但较林罗山早辞世10年 。 他在15岁时承嗣祖父 , 曾是高岛城主加藤氏的下级武士 。 27岁时弃官回乡 , 侍奉老母 , 并以教学为业 。 中江藤树在33岁以前 , 基本是朱子学的信奉者 。 据他的《年谱》记载 , 藤树在20岁时“专崇朱学 , 以格套受用” 。 他到30岁时才结婚 , 据说是为了遵从“三十而有室”的古训 。 由于藤树如此古板 , 因而在他遇到朋友时 , 朋友们不无嘲讽地说:“孔老夫子来了 。 ”
【历史故事】在日本,早在室町时代就有日本人曾与王阳明相往来】但是 , 在33岁时 , 藤树偶然读了明人钟人杰编辑的《性理会通》和王阳明弟子王畿(龙溪)的《语录》 , 似有大悟 , 开始由朱子学转向阳明学 。 用他自己的话说:“余尝信朱学 , ······今始知其拘泥之甚矣 。 盖守格法与求名利 , 虽不可同日而论 , 至其害真性活泼之体则一也 。 ”即他认为朱子学过分拘泥于形式主义的礼仪、法度等外在规范 , 以致于影响了被他称为“真性”的内心修养 。 不过他认为王畿的《语录》夹杂佛语 , 其见解近似禅学 , 对其尚存疑义 。 直至藤树37岁时读了《王阳明全书》 , 才决定性地倾倒于阳明学 。
中江藤树的主要著作有《翁问答》、《孝经启蒙》、《大学解》和《中庸解》等 。 明确地表现了藤树的阳明学观点的是后两种著作 。 中江藤树虽未重复王阳明“心即理”的命题 , 但是与王阳明一样 , 认为“心”是本体 , 是天地万物和万理的本源 。 他说:“心 , 统体之总号 , 太极之异名也 。 合理气 , 统性情······其大无外 , 其小无内 。 ”(《明德图说》)这显然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 他说:“天地万物皆由孝生 。 ”(《教经心法》)“孝以太虚为全体 , 经万劫无终而无始 。 无无孝时 , 无无孝者 。 ”(《翁问答》)“义 , 孝之勇也 。 礼 , 孝之品节也 。 智 , 孝之神明也 。 信 , 孝之实也 。 ”(《孝经心法》)
【历史故事】在日本,早在室町时代就有日本人曾与王阳明相往来
文章图片
中江藤树将“孝”这一日常道德规范 , 不仅说成是人类社会的最高道德准则 , 而且说成是万事万物的根本道理和宇宙万物的本源 。 王阳明是借助“心之本体”、“良知”这一抽象的先验的道德意识将儒学进一步道德哲学化的 。 中江藤树在转变为阳明学者后 , 即未再从仕 , 以从事教学而终其生 。 藤树的门人中最优秀者有熊泽蕃山和渊冈山 。 以熊泽蕃山为中心的一派称事功派 , 以渊冈山为中心的一派称存养派 。 前者未必盲从师说 , 多有独立见识 , 后者则忠实地继承了藤树的思想 。
然而 , 熊泽蕃山(1619年-1691年)并非终生都信仰阳明学 。 他信仰阳明学只是在冈山藩从仕藩主池田光政的那一时期 。 由于熊泽蕃山的努力 , 扩大了阳明学在日本的影响 。 熊泽蕃山出身于武士浪人家庭 , 从16岁时起即仕于冈山藩主池田光政 , 4年后辞职 。 22岁时始读朱熹的《四书集注》 , 接触到朱子学 。 23岁时 , 慕名投到中江藤树门下 , 受到阳明学薰陶 。 以后又通过渊冈山学习了阳明学的“良知”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