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热”岂能“野火乱烧”

□戴先任
汉服圈正上演“山寨与正品之争”。近年来,汉服文化逐渐由小众圈子走向大众视野,与此同时,火热的汉服市场也滋生了汉服山寨现象频发等现象。有从业者表示,由于缺乏知识产权维权经验,“正品反而比不过山寨”。(见4月22日《工人日报》)
汉服是我国的传统服饰,历史悠久,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汉服似乎已经成了“过去式”,只能在博物馆或影视作品中看到,生活中很少有人会选择穿汉服。近年来,汉服热悄然兴起,这是传统文化复兴、国人文化自信的一个表现。汉服成为时髦、时尚的代名词,是传统与时代的对接与碰撞,是优秀传统文化所蕴藏无穷魅力的生动展现。
有调查显示,2020年我国汉服爱好者数量达500多万人,汉服市场销售规模高达60多亿元。《2020汉服消费趋势洞察报告》数据显示,目前天猫上已有1800万名汉服消费者和4.15亿名潜在消费者。汉服热由小众化逐渐走向大众化,蕴藏着巨大商机,这自然也吸引来了各路资本与大量商家,纷纷争夺这块诱人蛋糕。
然而,汉服热也带来了行业的泥沙俱下、野蛮生长。比如行业存在上下游产业链不成熟、形制标准和现代需求脱节等问题,版权保护问题,汉服山寨乱象,等等。
原创汉服制作流程长,从绘制草图到制作成品有时甚至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一些原创者辛辛苦苦设计出的爆款,却可能在短期内就会被其他店抄袭,然后以比原价低的价格销售。正版价格在1000元左右的汉服,网上山寨的最低甚至只要80元。在这种情况下,原创付出了更多,却吃力不讨好,抄袭者轻轻松松却能赚得盆满钵满,这显然不利于汉服产业的健康发展。
对此,对原创汉服设计者来说,要增强版权意识,要主动申请原创保护,尽早申请专利。对于汉服网店在电商平台遇到的侵权行为,也应该通过平台的线上投诉渠道,要求网站进行删除,如果平台不能进行有效解决,则要通过法律渠道维权。电商平台也要履行好管理责任,对于汉服山寨现象不能听之任之。同时,监管部门也要加强监管,要加强对汉服市场的规范,保护原创者的版权,对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依法予以惩治。
莫让“汉服热”被山寨现象兜头“浇冷”。汉服热决不能变成“野火乱烧”,要促进行业优胜劣汰,促进汉服市场健康发展下去,让行业步入成熟、步入正轨,让汉服这一民族服饰能够真正“活起来”“火起来”,更好满足公众消费需求,更好地赓续优秀传统文化。
“汉服热”岂能“野火乱烧”】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