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打烊」也许是赵国的最佳选择,赵王是招致长平之战的罪魁祸首?接收上党( 三 )


秦左庶长王龁攻上党 , 拔之 。 上党民走赵 。 赵廉颇军于长平 , 以按据上党民 。
即使最差的一种设想:赵国在长平战败 。 但如此大规模的军队 , 不可能一战全灭 , 毕竟兵法说“十则围之” , 要包围40多万军队 , 那得多少秦军?况且赵军也不是省油的灯 。
因此 , 接收冯亭献地 , 确实如赵王和平原君所言:“此大利 , 不可失也” , 是最值得选择的方案 。
但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 , 赵国在长平竟然面临了比最差设想还要可怕的惨败 。 这一切 , 只因为赵国君臣错估了一个重要因素:秦国的决心与实力 。
「历史不打烊」也许是赵国的最佳选择,赵王是招致长平之战的罪魁祸首?接收上党
文章图片
关键人物:秦昭襄王与白起
面对火力全开的秦国 , 赵国败在了绝对实力上
接下来秦国的表现 , 完全出乎赵国的预料:
其一 , 秦军的不间断高强度作战能力 。 在连续作战后 , 秦军还能继续猛攻长平 , 甚至能数次击败老将廉颇:“王龁因伐赵 。 赵军战数不胜 , 亡一裨将、四尉 。 ”
其二 , 秦国的后勤补给能力 。 长平前线的赵国大军共45万 , 而秦军也不低于这个数量 。 而当两军相持数年、在家门口的赵国已经穷到要向盟友齐国借粮时 , 秦国却能跋山涉水、源源不断向前线提供补给;
其三 , 秦国君臣的决心与魄力 。 赵国不想继续耗 , 也正合秦国的意 。 但让人难以预料的是 , 率领疲惫之师、兵力不占绝对优势并且在赵国家门口作战的白起 , 竟敢采取包围战术;而秦王得知赵括落入包围圈后 , 接下来的举动更是堪称疯狂(《资治通鉴·周纪五》):
秦王闻赵食道绝 , 自如河内发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 , 遮绝赵救兵及粮食 。
加上在之前 , 面对窘迫的后勤压力 , 赵王曾犯下一个错误:主动向秦国示好求和 , 已经断绝了各国主动救援赵国的意愿 。 直到此时 , 当得知赵国45万大军被包饺子后 , 之前还坐山观虎斗的齐、楚两国终于坐不住了:“齐人、楚人救赵” , 可惜远水救不了近火 , 为时已晚 。
「历史不打烊」也许是赵国的最佳选择,赵王是招致长平之战的罪魁祸首?接收上党
文章图片
长平之战示意图
此时的长平之战 , 完全变成了秦、赵两国的软硬实力比拼:硬的是国力和军队战斗力 , 软的是将领指挥能力 。 后者自不用说 , 我们这里重点讲讲硬实力 。
不得不说 , 两方军队的战斗力和组织性都相当强悍:赵军身陷重围、断水断粮46天 , 还能持续拼死突围;面对彪悍的赵军做困兽之斗时 , 遭受了巨大牺牲的秦军也能够坚决不退 , 丝毫不落下风 。 长平之战 , 是战国两大顶尖军队的巅峰对决;对白起而言 , 堪称一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军事冒险 , 他后来曾承认:“秦虽胜于长平 , 士卒死者过半 , 国内空” 。
但此种规模的拉锯战 , 拼的已不单纯是军队战斗力 , 而是综合国力 , 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国家意志力 。 面对以逸待劳的赵军 , 连续作战的秦国能在长平发动近百万级规模的大战 , 其兵源储备让人望而生畏;当赵国派人向身陷包围圈的赵括大军运输补给时 , 临时征调男丁的秦国却能把赵人死死阻拦在包围圈外;当赵国低声下气向齐国借粮却被拒绝时 , 秦军跋山涉水运送物资却能应对有序 。
「历史不打烊」也许是赵国的最佳选择,赵王是招致长平之战的罪魁祸首?接收上党
文章图片
赵孝成王影视形象
因此 , 赵国长平之败 , 不是败在赵王接受上党的决策上;这一决策 , 是当时情况下权衡利弊之后 , 更值得选择的方案 。 赵国之败 , 是败在两国的绝对实力差距上;而究其根源 , 则落脚于两国各自的改革质量 。
秦国的商鞅变法 , 是一场以“农战”为核心 , 涉及到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管理乃至民风的全面深度改革 , 最终将秦国打造成一具恐怖的战争机器 。 而“胡服骑射”虽然打造了战斗力令人侧目的赵军 , 但本质上只是借鉴游牧民族着装及战斗方式的军事改革而已 , 在其他方面 , 赵国仍沿用着老一套;更悲剧的是 , 落后的思路被看似强大的军力所掩盖 , 赵国更了没进取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