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打烊」也许是赵国的最佳选择,赵王是招致长平之战的罪魁祸首?接收上党
长平之战 , 是战国史上最知名的一场战役 。 此战中 , 赵国45万青壮年命丧沙场 , 受到伤筋动骨的削弱 。 而对于造成赵国惨败的罪魁祸首 , 后世普遍认为有两人:一是“纸上谈兵”、轻敌冒进 , 将赵军带入秦军陷阱的赵括;二是贪心接收上党、引来秦军报复 , 并逼迫赵军转守为攻的赵孝成王 。
接收上党 , 果真是一个错误的战略决定?笔者认为 , 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 我们先看看史料中对这一场景的叙述 。
文章图片
长平惨状想象图
史料记载:冯亭嫁祸、赵王贪婪 , 招致秦军报复
公元前262年 , 秦国武安君白起攻占韩国野王 , 切断了上党地区与韩国都城新郑之间的联系 。 孤立无援之下 , 上党的最高长官冯亭决定主动归附邻近的赵国 , 把对方拉下水:“赵受我 , 秦必攻之;赵被秦兵 , 必亲韩 。 韩、赵为一 , 则可以当秦矣 。 ”(《资治通鉴·周纪五》)其后他以“吏民皆安为赵 , 不乐为秦”为说辞 , 向赵王进献上党地区的十七座城邑 。
【「历史不打烊」也许是赵国的最佳选择,赵王是招致长平之战的罪魁祸首?接收上党】对于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 赵国平阳君赵豹认为是“无故之利” , 定会招致秦国的怒火 , 属于典型且赤裸裸的嫁祸行为;但赵孝成王和平原君赵胜则坚持接受 , 并且他俩给出的理由完全一致(《史记·赵世家》):
发百万之军而攻 , 逾岁未得一城 , 今坐受城市邑十七 , 此大利 , 不可失也 。
赵国即使举全国之力 , 一年也打不下一坐城;如今人在家中坐、十七城凭空来 ,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 下定决心后 , 赵王派平原君率军前去接收上党 。
但秦国何曾吃过这种亏?在强攻下上党后 , 秦军不作丝毫休整 , 继续猛攻附近的长平 。 赵国骑虎难下 , 最终遭受惨败 。 《史记》中还绘声绘色的表现了赵王的懊悔:“王悔不听赵豹之计 , 故有长平之祸焉 。 ”
赵孝成王接收上党 , 真的是出于利欲熏心的战略错误?我们看看上党的地理位置 , 可能有不一样的发现 。
文章图片
上党、长平及野王位置
上党的地理位置:睥睨中原的制高点
“地极高 , 与天为党 , 故曰上党” , 这是上党名称的来源 。 《荀子》称其为“上地” , 位于今天的山西晋东南 。 东部以太行山为界 , 俯瞰华北平原(赵国腹地);西部的太岳山、中条山西边 , 是已被秦国占领设郡的河东地区;南边越过王屋山 , 则是韩、魏两国的中心区;往北则可直抵太原 。
群山拱卫的上党地区 , 分布着两块由山前冲积平原形成的开阔平原区 , 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 , 所以能够容纳“十七城” 。 因其地势险要 , 上党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 素有“得上党可望得中原”之说 。 三家分晋后 , 上党归韩国所有;其后 , 韩、赵、魏三国围绕着这一地区曾展开过激烈的争夺 , 但总体仍掌握在韩国手中 。
而对于秦国来说 , 上党地区的战略意义就更加重要 。
文章图片
四面环山、居高临下的上党地区
上党的战略意义:秦国出山东、制六国战略的核心点
由于地理及交通条件限制 , 自古以来 , 关中地区政权东进 , 有三条传统路线:
南线—出武关、取南阳 , 占领汉中、巴蜀 , 其后沿江汉而下攻楚;传说中“文王化行江汉” , 就是沿着这条路线 。
中线—沿着崤函通道 , 出潼关直抵洛阳(周天子所在地) 。 公元前1048年 , 周武王率领大军由镐京出发 , 到达古渡孟津 , “孟津观兵” , 是依据此线路 。
北线—渡蒲津 , 北定太原、南攻上党 。 周文王正是按照这一思路攻耆国 , 削弱了商朝对西边的掌控 。
- 吉祥说历史前两锤砸死两金将,第三锤只一扫,金兀术就跑了,岳云出世试三锤
- 历史寻觅野地里连“御”四牛,清朝名将“妖人”海兰察:战场上威胁和珅
- 早晚历史宁当老二,曹操也不敢小看,李典:三国历史中低调的黑帮老大
- 吉祥说历史而且还是宋朝人民的好丞相?,秦桧不仅不想杀岳云
- 洋洋谈历史犹国之良相娶对妻子有多么的重要,朱元璋的马皇后:家之贤妻
- 吉祥说历史步战勉强可以,唯有此战克敌,岳云四战金弹子:马战两次未讨便宜
- 吉祥说历史留下两子一女,儿女们有何结局?,岳飞之子岳云23岁蒙冤惨死
- 十四叔看历史昭慈皇后,乃马真氏,元朝最有野心的女皇后
- 历史大点评读史小记:忠孝之食
- 读历史西方人眼中的狄仁杰:东方的福尔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