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景舟】紫砂壶盖子摔碎了,卖家凭什么不给我配壶盖


【顾景舟】紫砂壶盖子摔碎了,卖家凭什么不给我配壶盖
文章图片
【顾景舟】紫砂壶盖子摔碎了,卖家凭什么不给我配壶盖
文章图片
【顾景舟】紫砂壶盖子摔碎了,卖家凭什么不给我配壶盖
文章图片
【顾景舟】紫砂壶盖子摔碎了,卖家凭什么不给我配壶盖
文章图片
【顾景舟】紫砂壶盖子摔碎了,卖家凭什么不给我配壶盖
文章图片
【顾景舟】紫砂壶盖子摔碎了,卖家凭什么不给我配壶盖
文章图片
紫砂壶用久了 , 自然会有些感情;或是密友相赠 , 想留下回忆;当然 , 还有价格昂贵 , 工艺精湛 , 具备艺术性等诸多理由 , 总之碎了肯定是心痛 , 日常中经常有壶友只是盖子摔碎了 , 都希望找到老师从新配一个 , 可是老师往往都是直接拒绝 , 难道配一个紫砂壶盖子这么难吗?
在紫砂行业里有句话:宁做三把壶 , 不配一个盖 。 很多人可能不是很明白 , 既然茶壶盖是单独做好了再与壶身拼合在一块儿的 , 那为什么不能再单独做一个盖子呢?其实 , 说真的 , 没有壶友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 今天我就带壶友们了解下 。
既然是配盖 , 则必然要求新做壶盖与原有壶身般配 , 主要是颜色、颗粒质感、大小尺寸一定要一致 , 而紫砂恰恰极富于变化 , 影响颜色、颗粒、大小的变量很多 , 难于把握 。 要求新配壶盖与原有壶身一致 , 实际上就是要求还原原来的制作条件 , 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
首先讨论一下颜色 。 紫砂壶的烧成颜色是泥料成分、烧制温度、烧制气氛(窑中氧气的多寡)、烧制时间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 现代条件下 , 电窑烧制过程自动化控制的程度比较高 , 温度、气氛、时间保持一致问题不大 , 但是泥料成分却是不可控制的事情 , 即使泥料出自同一个矿 , 不同区域、不同岩层的同一种泥料 , 成分构成也会有细微的差别 , 如果赤铁矿的含量不同 , 同样的烧成条件 , 成品的颜色也会有较大差别 。
其次 , 讨论一下壶体的颗粒感 。 壶体颗粒质感取决于泥料种类、泥料加工方法、生坯干湿度等因素 。 目前 , 紫砂壶的制作完全是凭经验的手工操作 , 对于泥料的把握程度也只能限于经验可控的范围之内 , 如泥料种类、生坯干湿度等 , 但泥料的具体加工方法却不是壶艺人能知道的 , 选同种泥料容易 , 选与原来加工方法(磨碎、炼制、陈腐)一样的泥料难 。
再谈一下尺寸 。 紫砂壶从生坯到烧成 , 要发生两次收缩:1、干燥收缩;2、烧制收缩 。 收缩程度与泥料种类、生坯干湿度、烧制温度、烧制时间直接相关 , 因为紫砂壶都是拿到窑上去烧制 , 完全复制烧制温度、烧制时间是不可能的 , 所以即使是同一种泥料制作的同种款式紫砂壶 , 每次烧制的成品 , 大小都会有所区别 。 所以 , 生坯做好后 , 壶盖和壶身都一定要整体烧制 , 如果分开烧制 , 即使放在不同的匣钵 , 往往就会出现因为收缩程度不同而不相匹配的情况 。
所以经过以上几点分析 , 壶友们应该知道配一个壶盖多难了吧 , 这里我在给壶友们分享一个紫砂界流传非常广泛的顾景舟大师补盖故事 。
上海著名海派画家兼紫砂收藏家唐云藏有一把清末“日巅山馆”款的紫砂《汉铎壶》 , 但壶盖已失 , 于是求助于老友顾景舟为其配盖 , 顾景舟当仁不让一口答应 。 他还叫来了两个制壶高手过来辅助 , 自己亲自配泥 , 配好泥后 , 由另外两人先捶泥 , 捶泥要按顺序与方向 , 然后切割 , 一道程序也不能错 , 整整三天才把泥捶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