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老北京人所说“砂锅居的买卖过午不候”,有什么来历?( 二 )


老北京:老北京人所说“砂锅居的买卖过午不候”,有什么来历?
文章插图
久而久之 , 一句有北京特色的歇后语就产生了:砂锅居的买卖——过午不候 。
为了吃上砂锅居的白水煮肉 , 京城的食客不得不尽量早点来到砂锅居 。 因此 , 每天一大早 , 砂锅居就聚集了不少食客 , 络绎不绝 , 稍晚就没了位置 。 嘉庆年间 , 有人写了诗句来形容砂锅居的生意兴隆:“缸瓦市中吃白肉 , 日头才出己云迟 。 ”你看 , 太阳刚刚出来 , 时刻就跑到砂锅居来 , 这时候却已经很迟了 。
清末民初 , 砂锅居的生意依然很火爆 , 一座难求 , 与福兴居、万兴居、同兴居、东兴居、万福居、广和居、同和居并称为“京城八大居” 。 许多达官贵人、社会名流选择在这里宴请贵客 , 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 。
鲁迅从1912年担任教育部佥事 , 到1926年赴厦门大学任教 , 在京城生活了14年 。 期间 , 鲁迅“吃遍”京城的大小饭馆 , 砂锅居自然也在他光临之列 , 并写入日记中 。
老北京:老北京人所说“砂锅居的买卖过午不候”,有什么来历?
文章插图
梁实秋也曾经吃过砂锅居 , 并在一篇散文里提及砂锅居的白水煮肉:“究竟以猪为限 , 格调不高 , 中下级食客趋之若鹜 , 理所当然 , 高雅君子不可不去一尝 , 但很少有人去了还想再去 。 ”看样子 , 梁实秋似乎认为砂锅居不是高雅君子常去的地方 。
200多年来 , 砂锅居也在不断创新 。 在上世纪30年代 , 砂锅居废除了“过午不候”的老规矩 , 并且增加了晚餐 。 这就意味着 , 食客随时都能光临砂锅居了 。 为此 , 一位叫娄锐文人还欣喜地写了一首《首都杂咏》 , 写道:“异品佳肴说旧京 , 漫将滋味任公评 。 调成猪肉千般样 , 且把肝肠万种烹 。 打破旧规添晚卖 , 为合时代也牺牲 。 何妨一识庐山面 , 借问砂锅寿几龄 。 ”
老北京:老北京人所说“砂锅居的买卖过午不候”,有什么来历?
文章插图
看样子 , 在诗人眼里 , 砂锅居废除“过午不候”的老规矩作出了很大的“牺牲” 。
【老北京:老北京人所说“砂锅居的买卖过午不候”,有什么来历?】为了适应更多食客的口味 , 砂锅居对白水煮肉进行了改良 , 并增添了许多菜肴品种 。 如今 , 寻常京城老百姓和外地游客 , 也能够经常吃到砂锅居的菜肴了 。 至于那句谚语“砂锅居的买卖——过午不候” , 早已成为过去式 , 成了一句没有具体所指的俏皮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