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是一个人的称呼需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 。作为典型的标识符号,在古代,最初的“名”和“字”是有区别的 。古人取“名”与“字”有何讲究?如何通过名字看出人物的辈分与排行?除了“名”和“字”,为何古人还有“号”?这些姓名中的小学问,你知道吗?
古人的名与字有所联系
“名”大约起源于氏族社会,《说文解字》曰:“名,自命也 。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 。”意思是说,晚上看不见,见面要自报家门,说说自己是谁,这就是“名”的起源,源自生活中区别你、我、他的现实需要 。
【你知道姓名中的取名学问吗 关于取名的学问】为何古人要将“名”和“字”区分开来?《礼记·檀弓上》曰:“幼名,冠字 。”孩子出生三个月时,由父亲命名,名是长辈或者尊者可以叫的 。等男孩长到20岁,女孩到了15岁,要行成人礼,即冠礼和笄礼 。因为他们长大成人,要为人父母,朋友之间就不能直呼其名,因而在成人礼上,要由长辈为他们再取一个“字”,以用于平时同辈或晚辈称呼 。
一般来说,取的字和名之间有意义上的联系 。《白虎通·姓名》里说:“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 。”古人一般用义近、相辅、反义等方式依名取字 。以《三国演义》中涉及的人物为例,义近的如: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同义;魏延,字文长,延与长义近;鲁肃,字子敬,肃与敬义近;黄盖,字公覆等 。相辅的如:孙权,字仲谋,权与谋相辅;周瑜,字公瑾,瑜和瑾都是美玉;潘璋,字文珪,璋与珪都是玉器、礼器;陈宫,字公台,宫与台都是建筑等 。相反的如:曹休,字文烈,休与烈相反 。
在古代,名与字还可表示辈分 。先秦时期,一般是加“伯(孟)”“仲”“叔”“季”表示兄弟长幼 。如孔子,字仲尼,仲是排行第二 。
汉代以后,逐渐在名或者字中使用相同的字或者相同的偏旁来表示同辈关系 。如明代皇族,同辈之间不仅中间一个字相同,名字里基本都有金、木、水、火、土的偏旁,如朱标和朱棣是“木”字辈的,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和朱棣的儿子朱高炽都是“火”字辈的,明英宗朱祁镇和明代宗朱祁钰都是“金”字辈,等等 。《红楼梦》中,和贾宝玉一辈的名字基本都是玉字旁,写成斜王旁,如贾珠、贾珍、贾琏、贾环、贾瑞等,比贾宝玉小一辈的都是草字头,如贾蔷、贾芸、贾兰等 。
文章插图
中国首套姓氏邮票于2004年在北京发行 。新华社图
古人名字避讳曾闹笑话
关于名字,在中国古代还有一种特殊的现象———避讳 。如给小孩起名,《礼记·内则》曰:“凡名字,不以日月,不以国,不以隐疾;士大夫之子不敢与世子同名 。”这些都是对神圣的避讳 。而在封建社会,凡遇到跟君主或尊长的名字相同的字或读音,也不能直呼、直书其名,要采用某种方法加以回避,这叫“避讳” 。
凡遇到需要避讳的字,可改用与之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 。如,《兰亭序》中“每览昔人兴感之由”的“览”写成“揽”,是因为王羲之曾祖叫“王览”,所以加个偏旁以避讳;《汉书》中为了避刘邦的名讳,把提到“邦”的地方,都用“国”替代,《诗经》中的“国风”在先秦时期本叫“邦风” 。
秦汉之前,避讳制度较为粗疏,礼制明文规定不讳嫌名 。所谓不讳嫌名,是指可以不回避与君主或尊长的名字音声相近的字 。而六朝以后,避讳制度逐渐严格,连嫌名也须兼讳 。如东晋简文帝名昱,故改“育阳县”为“云阳县” 。避讳之风至唐、宋和清代,极为盛行,避讳的范围不断扩大,不仅须避讳皇帝的名号,从始祖到孔子、老子等圣贤,再到个人的长辈都须避讳 。
其中,避自己长辈的名讳,叫家讳 。“诗鬼”李贺,就因他父亲名叫晋肃,“进”与“晋”音同而犯家讳,便不能参加进士考试,纵然他才华横溢,也终无用武之地 。“诗圣”杜甫,一生共写了近三千首诗,题材十分广泛,但据说因其母亲名叫海棠,他虽寓居海棠颇负盛名的四川多年,却从未写过海棠诗 。在家讳中,晚辈遇到与长辈名字相同的字不能直接说出来,比如“讲道理”的“道”字,要是有长辈在场,他的名字恰好有“道”字,那么为了避讳,遇到这个字就要谦虚地说:不敢说 。古人因为这个避讳还闹出很多笑话,如有一个名叫冯道的人,他的门客讲《道德经》首章“道可道,非常道”,一看这么多“道”字,门客于是就读曰:“不敢说可不敢说,非常不敢说 。”一时哄传 。
- 姓名给我们带来社会地位和财富
- 姓名引起的乐子 乐子取名字
- 姓名吉凶测试分析结果(图文)
- 手把手教你如何清理打印机喷头 打印机喷头怎么清洗
- 【十二星座】五六月份,人际关系运势最佳的三大属相,看看有你没?
- 【星座控】五月下旬,工作会遇贵人或有重大机遇的生肖,看看有你没
- 【时尚一点】别再说连衣裙不好穿了!从这三个角度选款和搭配,让你从头美到脚
- 教你如何布置门市风水-家居风水
- 你最期待哪些二次元手游 手游推荐二次元
- 情场九大吉凶痣你有几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