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什么讲究 祭车都有什么讲究( 二 )


其二,贵族佩戴头巾,显得接地气,从而使得变得更加"亲民" 。当时最出名的,莫过于黄巾军 。这支人数庞大的农民起义军,便是系上黄色头巾,以表示自己的身份 。

都有什么讲究 祭车都有什么讲究

文章插图
黄巾军头戴黄色头巾
前面记载中提到的袁绍,便善于沽名钓誉与收买人心 。他开始佩戴头巾,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出于这个目的 。还有诸葛亮,北伐期间也是直接裹着巾帕 。
就这样,头巾在我国古代存在了很长时间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竟然还嫌弃戴头巾比较麻烦,于是便开始将其进行折叠定型,然后再缝制成一个固定样式 。
等人出门的时候,直接往头上一套就行了 。说到这,或许有读者会觉得很眼熟 。没错,后世发展出来的"帽子",不已经有这个味道了吗?
直到满清入关之后,因为"剃发令"的实施,头巾这才失去了原本的作用 。但在一些小地方或特殊场合,人们依然保留着这种文化传统 。
都有什么讲究 祭车都有什么讲究

文章插图
清朝剃前发,留长辫
(2)帻
严格意义上说,帻是一种特殊的头巾 。《释名》中提到:"帻,迹也,下齐眉迹然也 。"在一开始,帻是古代男子专门用来包裹住发髻的 。
在先秦时代,帻还只是兵丁或武士专用的 。在作战之前,武士将其包裹住发髻,以免发丝垂下来遮挡住视线 。
都有什么讲究 祭车都有什么讲究

文章插图
到了西汉年间,帻最初流传到民间,是给平民男子使用的;但越往后,帻也开始出现在贵族身上 。有意思的是,贵族在戴上帻以后,还是要往头上加冠,至于热不热,那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
帻在汉文帝时期得到了改进,它不仅适用于成年男子,也同样适用在一些孩童身上 。所谓"总角之宴",孩童们习惯在头上扎发髻,自然会需要用到帻这种头巾 。
都有什么讲究 祭车都有什么讲究

文章插图
与传统意义上的"巾"不同,帻的颜色较为丰富 。而且不同颜色的帻,也表示不同人群 。青色与黑色是单色,一直都很高贵,所以经常被王公贵族们使用;而赤色的帻,多出现在军营之中 。
都有什么讲究 祭车都有什么讲究

文章插图
顶部呈介字形屋顶的介帻
至于绿色的帻,则是仆从专用的 。现代人说"绿帽子",都知道这个词汇背后的贬义内涵 。其实,它最初的贬义文化,便源自于这种"绿头巾" 。颜师古注引《汉书》中便说:"绿帻,贱人之服也 。"可以戴绿帻的人,其社会地位都是比较低下的 。
此外,还有一种"素帻" 。什么叫"素帻"呢?说白了,就是古人守丧用的麻布 。现代不少地区,也有这个传统 。当举行丧礼之时,去世之人的直系亲属,都要披麻戴孝 。而戴在头上的,便是"素帻",也称"丧帻" 。
都有什么讲究 祭车都有什么讲究

文章插图
葬礼上人们戴"丧帻"
(3)帢
帢,也是一种头巾 。它最先出现在汉末三国之际,乃曹操所发明,是一种居家穿戴的轻便式头巾 。据《傅子》记载:"魏太祖(曹操)以天下凶荒,资财乏匮,拟古皮弁,裁缣帛以为帢,合于简易随时之义,了色别其贵贱,于今施行 。"
都有什么讲究 祭车都有什么讲究

文章插图

前面提到过,头巾在东汉时期,开始被一群文人士族所追捧 。曹操在统一北方之后,为了推行法制,对当时的不少制度做了高明安排 。而帢的出现,也是符合这种廉洁思想的 。
起初,这种尖顶的头巾,只流行在军营中 。不同颜色的帢,其实便代表不同等级的军官 。但是这种头巾,其制作与使用方法都比较方便,因此很快便流传到了民间 。不少人在室内时,总习惯佩戴这种帢 。
都有什么讲究 祭车都有什么讲究

文章插图
古代士兵戴帢画像
不知为何,到了两晋年间,当时士族的审美发生转变 。不少大名士,竟然喜欢头戴白帢 。江东才子陆机,便非常喜爱这种白色的帢,经常戴着它"招摇过市",还把它推荐给了朋友 。
我们都知道,戴白帽子是犯忌讳的 。这个也有讲究,在东晋晚期,人们的审美观念又发生了转变 。白色在当时,反而成了不吉利的颜色,白色衣服甚至被视作"凶服" 。到了南北朝时期,白帢正式成为皇帝专用的丧服 。为了避讳,民间便不再使用这种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