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1999年,陕西蒲城出土高力士墓,墓内景象却让人大跌眼镜

公元762年 , 高力士在被赦返途中行至郎州龙兴寺 , 听人传来了唐玄宗驾崩的消息 , 他悲痛欲绝 , 当场吐血 , 竟然在七日后就随唐玄宗到了九泉之下 。 那一刻 , 这位千古名宦的一生就此烟消云散 。
【爱历史】1999年,陕西蒲城出土高力士墓,墓内景象却让人大跌眼镜
文章图片
1200多年后的1999年 , 一群考古队员出现在了位于陕西蒲城的泰陵附近 , 他们的目标是埋藏于此处的泰陵唯一陪葬墓“高力士”之墓 。 只是 , 谁也想不到那位青史留名的名宦之墓居然如此寒酸 , 超出众人的想象 。
【爱历史】1999年,陕西蒲城出土高力士墓,墓内景象却让人大跌眼镜
文章图片
其实 , 早在1963年就已经有了高力士墓的踪迹 。 那时候 , 一支生产队正在距离高力士墓的封土堆南边不到百米处的窑洞进行生产工作 , 却发现窑洞突然坍塌 , 紧接着一块残破的石碑在废墟中被发现 。 后来 , 才知道这块清朝乾隆年间所立的石碑上详细记载的恰恰是“唐代名宦”高力士 。
就这样 , 高力士墓被原地保护了几十年 , 到了1999年 。 这年3月 , 几声巨大的爆破声响彻云霄 , 盗墓贼居然冒着惊醒全村人的风险 , 也要用炸药把封土炸开 , 企图盗掘这座千年古墓 。 为了避免这座古墓遭受到进一步的破坏 , 专家们决定进行保护性的发掘 。
【爱历史】1999年,陕西蒲城出土高力士墓,墓内景象却让人大跌眼镜
文章图片
只是 , 接下来的一幕却让所有人不忍直视 , 满目疮痍的墓室似乎让人们见识到高力士的风采成为一种永恒的奢望 。 那么 , 当时的高力士墓究竟是什么样的光景呢?
说实在的 , 用“寒酸”二字形容是相当贴切的 。 虽然古墓全长约52米 , 但它的墓道却仅有1.5米宽左右 , 这样的宽度别说唐代的权贵家庭了 , 有时候甚至还不如那时候普通民间富商的墓葬规制 。
【爱历史】1999年,陕西蒲城出土高力士墓,墓内景象却让人大跌眼镜
文章图片
墓室的规格极小 , 仅有4平方米 , 高度约有5.6米 , 只是墓室内满是历代盗墓贼侵扰的踪迹 , 随葬品几乎被他们搜刮殆尽 , 不仅三道石门被尽数破坏 , 连棺床都被掀了个底朝天 。 那时候 , 墓室内满是淤泥 , 而棺椁内只剩下零散的几块骸骨 。
要知道 , 唐代古墓多有壁画 , 但高力士的墓内却所剩无几 , 墓中的壁画居然在没有被盗墓贼“着重关照”的情况下却基本脱落 。 后来 , 专家们才发现原来是墓室内墙壁上抹的白色石灰层太薄了 , 仅有约1毫米厚 , 难以承受颜料的重量 , 最终尽数脱落 。
【爱历史】1999年,陕西蒲城出土高力士墓,墓内景象却让人大跌眼镜
文章图片
至于随葬品 , 丝毫不见金银玉器的踪影 , 只有200多件的人物俑和动物俑 , 而且连彩绘俑都没有 。 除此之外 , 墓内还有26枚铜钱 , 主要是唐玄宗时期的开元通宝和唐肃宗时期的乾元重宝 。 这些散落在角落里的铜钱 , 不知是古墓内本身就有的 , 还是盗墓贼因为某种规矩而特地留下的 。 但从盗洞的手法来看 , 应该是唐代后期之后的盗墓贼所为 。
在墓室内的淤泥中 , 考古队员们将破碎的墓志铭尽数找回 , 拼凑起来后是一件刻着1420字的墓志铭 , 上面写着“唐故开府仪同三司 , 赠扬州大都督高公墓志” 。 后来 , 专家们还将骸骨送到鉴定机构检测 , 证实这具骸骨的年龄应该在60岁到80岁左右 , 这和历史上高力士的年龄较为吻合 。
【爱历史】1999年,陕西蒲城出土高力士墓,墓内景象却让人大跌眼镜
文章图片
按理说 , 像高力士这样生前被封为齐国公 , 死后又被追封为扬州大都督的人 , 本该拥有五口以上的天井 。 然而 , 当清点古墓后却发现了仅有4口天井 , 而且宽度却仅为半米左右 , 只能勉强够一人侧身而过 。 这样的规制显然和唐代墓葬的习俗颇为不同:在唐代 , 往往往往地位越高 , 天井数量越多 。
【爱历史】1999年,陕西蒲城出土高力士墓,墓内景象却让人大跌眼镜
文章图片
难道是高力士是宦官 , 所以死后墓葬的规格较低吗?
【爱历史】1999年,陕西蒲城出土高力士墓,墓内景象却让人大跌眼镜】其实 , 这样的猜测并不准确 。 仅在陕西就曾经出土过数座唐代大宦官的墓葬 , 可是他们的规格却相当高 , 与他们相比较 , 高力士墓用规格较低来形容都是保守了 , 而应该是“寒酸至极” 。
至于高力士墓的寒酸 , 应该是因为唐玄宗权力逐渐被架空 , 加上唐肃宗病逝 , 高力士失去了最大的靠山 , 自然只能落了个晚景凄凉 。 遗憾的是 , 高力士墓中的珍品被盗墓贼悉数盗走 , 让世人无法再度领略这位千古名宦的风采 。 幸好 , 至少他和唐玄宗的的君臣之义倒是千古传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