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在中国古代,围绕长城的争议,自其修筑之始,便长期存在

, 一直伴随长城修筑之始终 。 对于长城的争议 , 主要来自于军事理念、财政观念与政治文化等层面的质疑 。 首先 , 从军事理念而言 , 长城由于是被动性的军事防御设施 , 从而不是具有开拓疆土愿望的政权所优先选择的军事方案 。 在具备一定军事实力的情况下 , 中国古代中原王朝还是更为倾向于通过进攻形式 , 彻底解决军事威胁 , 开拓边疆 , 彰显尊严 。
【历史故事】在中国古代,围绕长城的争议,自其修筑之始,便长期存在
文章图片
其次 , 修筑长城需要耗费大量财力 , 劳役民众 , 这对于主张从“民本”思想出发 , 节约财政、爱惜民力的儒家士大夫集团来讲 , 具有一种内在的冲击 。 中国古代实行“量入为出”的财政制度 , 修筑长城的巨大开支 , 是每个政权在开展这项工程之前 , 都必须考虑的问题 。 而反对违反季节规律、征发民众赋役的思想 , 也很早便已产生 。 记载两周史事的《逸周书》 , 主张“无夺农”是君主应行的九项政治行为 , 即“九德”中的一德;将“劳休无期” , 即频繁地征发劳役 , 作为君主应该戒除的九项政治行为 , 即“九戒”中的一戒 。
【历史故事】在中国古代,围绕长城的争议,自其修筑之始,便长期存在
文章图片
“葛其农 , 时不移” , 文王将敬重农事 , 不改易农时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准则 , 并认为不按照季节 , 违背农时 , 征发赋役 , 即“动不时 , 民不保” , 将会导致百姓生存无法获得保障 , 政权也将最终走向灭亡 。 “昔者有洛氏宫室无常 , 池囿广大 , 工功日进 , 以后更前 , 民不得休 , 农失其时 , 饥馑无食 , 成商伐之 , 有洛以亡” 。 大规模修筑长城所带来的赋役征发 , 不仅有可能对正常的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冲击 , 而且也容易引发社会动荡与民众叛乱 , 从根本上威胁政权的稳固 。 秦末叛乱群体便将秦修长城作为秦朝恶政之首 。 “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 , 数十年矣 。 北有长城之役 , 南有五岭之戍 , 外内骚动 , 百姓罢敝 , 头会箕敛 , 以供军费 , 财匮力尽 , 民不聊生” 。
【历史故事】在中国古代,围绕长城的争议,自其修筑之始,便长期存在
文章图片
司马迁批评秦朝在平定六国之后 , “夫秦之初灭诸侯 , 天下之心未定 , 痍伤者未瘳” , 即不致力于安定民众 , 而是修筑长城 。 同时司马迁认为迎合秦始皇这一政策的蒙恬最终被诛 , 是理所当然之事 。 “而恬为名将 , 不以此时强谏 , 振百姓之急 , 养老存孤 , 务修众庶之和 , 而阿意兴功 , 此其兄弟遇诛 , 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脉哉?”最后 , 中国古代“内政为本”的政治观念 , 对于包括修筑长城在内的所有军事方案 , 都从根本上呈现出强烈的政治伦理批判 。 这种政治观念认为解决好内政问题 , 是维护政权的根本措施 。 孔子所倡“节用而爱人” , 便是这一政治观念的具体体现 。
【历史故事】在中国古代,围绕长城的争议,自其修筑之始,便长期存在
文章图片
明人韩邦奇对此也深表赞同 , 认为:“有足国之大本 , 有强国之大本 。 食货者 , 足国之道也 , 而其本在于节用 。 戎兵者 , 强国之道也 , 而其本在于安民 。 用既节而国不期足而自足 , 民既安则国不期强而自强 。 ”治国者如果反其道而行之 , 将会导致民穷而国危 。 “苟务国之不足而不本于节用 , 吾知所入者不能给其所出 , 虽头会箕敛 , 民力愈竭而用益不足矣 。 务国之强而不本于安民 , 吾知本既先拨而戎狄乘之 , 良民善众亦且化而为大盗矣” 。 王莽新朝时期 , 将领严尤劝谏王莽不要讨伐匈奴 。
【历史故事】在中国古代,围绕长城的争议,自其修筑之始,便长期存在
文章图片
【历史故事】在中国古代,围绕长城的争议,自其修筑之始,便长期存在】他首先指出在处理边疆族群问题上 , 不应采取征伐方案 。 “臣闻匈奴为害 , 所从来久矣 , 未闻上世有必征之者也” 。 周朝、秦朝、西汉虽皆曾北征 , 但都未能取得好的效果 , 甚至适得其反 。 “后世三家周、秦、汉征之 , 然皆未有得上策者也 。 周得中策 , 汉得下策 , 秦无策焉” 。 秦始皇修筑长城 , 导致民力匮竭 , 政权覆亡 , 是最为失策的方案 。 “秦始皇不忍小耻而轻民力 , 筑长城之固 , 延袤万里 , 转输之行 , 起于负海 , 疆境既完 , 中国内竭 , 以丧社稷 , 是为无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