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寻芳】同是276年,同是末位皇帝,为何明清的评价却大相径庭( 二 )


1934年 , 溥仪在“新京”南郊杏花村举办了他向往已久的登基典礼 。 溥仪改国号为“大满洲帝国” , 改称“皇帝” 。 台下出席仪式的200多日本官员当场予以承认 。
【文史寻芳】同是276年,同是末位皇帝,为何明清的评价却大相径庭
文章图片
《时代》封面
当上“傀儡皇帝”的溥仪颇有些神气 , 还作为政治人物登上了《时代》周刊 。
“我不管日本人在东北杀多少人 , 运走多少粮食和煤 , 只要不让我当大清的皇帝我就不会心甘 。 ”
溥仪心中始终藏着一个皇帝梦 , 为了这个虚幻的梦 , 他不惜“三载皇帝” 。
三岁称帝是溥仪别无抉择 , 这是溥仪作为末代皇帝的悲哀 。 但1934年的溥仪已是28岁 , 而这一次是他自己的选择 。
33岁的朱由检 , 一剑刺死了劝降的太监 , 一件蓝袍深情寄百姓 , 一段白绫守护了一个君主最后的尊严 。
28岁的溥仪 , 三岁登了末代皇帝的基 , 三载皇帝似浅梦 , 三为个人待遇而置民族气节于不顾 。
28岁与33岁 , 差的不是五个年头 , 而是一颗滚烫炽热爱国的心 , 一个祈愿国富民安的胸怀 。
【文史寻芳】同是276年,同是末位皇帝,为何明清的评价却大相径庭
文章图片
《山坡羊·潼关怀古》插图
伤心秦汉经行处 ,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 兴 , 百姓苦;亡 , 百姓苦 。
纵观史书 , 无论秦汉明清 , 一朝兴亡 , 受苦的是百姓;一朝灭亡 , 受苦的还是百姓 。
千百年来 , 毋庸置疑的是封建王朝走向灭亡是历史必然的选择 , 也是最好的选择 。
【【文史寻芳】同是276年,同是末位皇帝,为何明清的评价却大相径庭】参考资料:《明史·本纪第二十四》《明史·流贼传》《清史稿》《我的前半生》《山坡羊·潼关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