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三皇五帝神圣事:颛顼少昊之后在位78年,崩后葬在河南内黄县

一、颛顼帝继位少昊 , 在位78年
【历史故事】三皇五帝神圣事:颛顼少昊之后在位78年,崩后葬在河南内黄县
文章图片
《帝王世纪》载:“颛顼生十年而佐少昊 , 十二年而冠 , 二十而登帝位……在位七十八年 , 年九十一岁 , 岁在鹑火而崩、葬东郡顿丘广阳里 。 ”《广黄帝本行纪》载:“颛顼高阳氏 , 黄帝之孙也 , 有圣德 , 在位七十八年 , 年九十八岁 , 母蜀山氏 , 都商丘濮阳 。 ”宋《轩辕黄帝传》也有同样记载 。
可见颛顼为帝七十八年 , 应该是史籍认同的 。 那么颛顼的年代就应该在少昊之后 , 即前2516年至前2438年 。 但翦伯赞编《中外历史年表》认为颛顼起始之年为公元前2450年 , 与古籍记载比较 , 晚六十六年 。
二、颛顼帝崩后葬在河南内黄
关于颛顼帝的崩葬 , 《山海经海外北经》载:“务隅之山 , 帝颛顼葬于阳 , 九嫔葬于阴 。 ”《大荒北经》又载:“东北海之外 , 大荒之中 , 河水之间 , 附禺之山 , 帝颛顼与九嫔葬焉 。 爱有鸥久……皆出卫于山 。 丘方圆三百里 , 丘南帝俊 , 竹林在焉……丘西有沈渊 , 颛顼所浴 。 ”
【历史故事】三皇五帝神圣事:颛顼少昊之后在位78年,崩后葬在河南内黄县
文章图片
郭璞注云:“颛顼号为高阳 , 冢在濮阳故帝丘也 。 一曰顿丘 , 县城门外广阳里中有颛顼冢 。 ”言务隅、鲋鱼、鲋 , 音皆同 , 实指一地 。 《帝王世纪》曰:“颛顼葬顿丘南广阳里古冢 。 ”《水经注》载:“淇水……又北经白祀山东 , 历广阳里 , 经颛顼冢西 。 ”《帝王世纪》曰:颛顼葬东郡顿丘城南 , 广阳里大冢者是也 。 ”
唐《通典》:“顿丘有鲋山 , 颛顼所葬之处 , 今名广阳山 。 ”明正德《大名府志》载:“颛顼庙在华县西北土山之阳 , 庙后帝陵并太子坟皆负卧龙岗 , 宋乾德六年8旧州高阳乡 , 金大定七年(1167年)隶滑州泰和三年(1203)滑州杨邦献掌行祀事将仕郎杨焕撰文立石 , 国朝永乐六年和县霍巍重建 。 其地又有帝喾陵 , 遂合祭之 。 ”
今河南省内黄县南三十公里有梁庄镇 , 其西为土山村 。 那里有颛顼陵和帝喾陵 。 当地人称“二帝陵” , 又称“高王庙” , 立在鲋山之阳 , 坐北朝南 , 东西并列 , 相距百米 。 据史载 , 汉代这里即有墓冢 。 唐太和四年(830年) , 已建起陵庙 , 宋乾德六年重修 。 金大定七年又重修 , 元、明、清历代多次修葺 , 宏伟壮丽 。 这个地方古属东郡濮阳 , 金大定年间划归滑县 。
【历史故事】三皇五帝神圣事:颛顼少昊之后在位78年,崩后葬在河南内黄县
文章图片
1940年曾设高陵县 , 1949年划归内黄县 。 由于这里处在黄河故道河湾之处 , 又处在黄河与卫河之间 , 系多沙地带 , 历年风吹沙移 , 落沙成丘 。 特别是清朝同治年间 , 连续几次大风沙 , 竟将二帝之陵园全部埋在厚厚的沙丘之下 。
1949年后 , 海内外华人希望恢复二帝祭祖活动 , 清除陵区内沙丘 。 于是从1986年开始 , 由内黄县组织人力清理积沙 , 逐步清出了二帝陵冢 , 高约二十五米 , 底周尚有残存的陵墙 , 高一米 , 呈正方形 。 陵前嵌有“颛顼帝陵”和“帝喾陵”碑各一通 , 为元天历二年所立 。 陵墙也为元代遗物 。 在陵前高台地上 , 清出了元至元十一年重修的拜殿和左右配殿 , 但殿顶已被压塌 。
在庙院内先后陆续清理出历代碑碣165通 , 多属元、明、清三代之遗留 。 在陵庙的最前面 , 又清理出一座旧山门 , 已将要倾倒 , 但仍可看清其为三道门式 。 其砖块 , 从汉开始 , 唐、宋、元各代的都有 , 说明各朝各代都有修补 。 在陵园内还清理出了汉砖甬道 。
【历史故事】三皇五帝神圣事:颛顼少昊之后在位78年,崩后葬在河南内黄县
文章图片
沙丘清理完后 , 于1997年在唐代基址上修复了拜殿 , 1999年修复了东西配殿 , 2002年增修了碑廊 。 西配殿改作了二帝陵文物陈列厅 。 厅内展出了仰韶和龙山文化的陶片、汉砖 。 因这里的砖和汉宣帝陵的砖一样 , 故肯定其为汉砖 。 还展出唐宋时的柱础等 。
碑廊内现存最早的一通碑 , 为元至元十二年(元世祖时1275年)记事碑碑文有曰:“其来颛顼故都 , 土山之阳 , 帝陵在焉 , 前临天联 , 后枕龙岗 , 东连沧海 , 西接太行……遭贞祐之乱神宇俱为灰烬 。 独此山岘然 , 遗址犹在……”
三、帝舜是颛顼帝的后裔 , 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帝
《史记》对颛顼以后的世系排列为“颛顼-穷蝉-敬康-句望-蛟牛-瞽叟-重华 , 帝舜为颛顼七世孙” 。 《史记索隐》:“鲧为颛顼之后 , 为夏禹之父 , 故禹为颛顼裔孙 。 ”《路史后记》载:“颛顼娶滕奔氏之女曰绿 , 生伯章、卷章、季禺三子 。 卷章生黎及回黎 。 ”“回食于吴 , 是曰吴回 , 生陆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