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翰林遭康熙冷落当了12年知县,离任百姓跪泣:公毋去,活我百姓!

如果说清代哪个时期出的清官最多?那么毫无疑问是康熙朝 , 最为著名的就有老少于成龙、汤斌、张伯行等 。 这些人之所以家喻户晓 , 主要还是他们的官当得够大 。
【历史故事】翰林遭康熙冷落当了12年知县,离任百姓跪泣:公毋去,活我百姓!
文章图片
而康熙朝史料中 , 也有一些鲜为人知的中下级官员 , 他们的清名同样名垂青史 。 这次要讲的就是一个大家不太熟悉的人 , 他的名字叫陈汝咸 。
仕途不是很顺利的陈汝咸
陈汝咸 , 浙江鄞县人 , 生于顺治十四年(1658) , 于康熙三十年(1691)登进士第 , 入翰林院庶常馆 。 33岁考中进士 , 刚好处在平均水平 , 年龄绝对不算大 , 而且通过朝考成为庶吉士 , 按说前途无量 。
陈汝咸在翰林院散馆后 , 并没有得到一份体面的工作 。 按例 , 翰林出身者一般都在翰林院、詹事府担任学官 , 从而成为皇帝的近臣 。 就是再不济 , 至少也会被安排到某个部去担任六品的主事 。
【历史故事】翰林遭康熙冷落当了12年知县,离任百姓跪泣:公毋去,活我百姓!
文章图片
然而 , 陈汝咸却于康熙三十五年 , 被外放为福建漳浦知县 。 以一个翰林出任知县 , 这显然是不受皇帝的待见 。 野史中记载 , 说是陈汝咸身材瘦小 , 长相也老气 , 给康熙的第一印象不好 , 至于是不是真的无法考证 。
偏偏陈汝咸也是个倔脾气 , 既然皇上不待见 , 他却非要干出一番政绩不可 。 漳浦在康熙时期是个出了名的刺头县 , 由于朝廷此前实行多年的禁海令 , 使得漳浦的赋税难以完额征收 , 且由于百姓生活贫困 , 致使盗贼泛滥 , 治安情况也很不好 。
陈汝咸上任后 , 雷厉风行 , 针对现状采取编粮均户 , 使人丁归籍 , 令百姓自报丁口田产 , 自封投寄 , 就地定户 , 以人定产 , 凡有田之人 , 皆必立户 , 纳粮多者开为首户 , 实行滚单法 , 以次轮催 。
【历史故事】翰林遭康熙冷落当了12年知县,离任百姓跪泣:公毋去,活我百姓!
文章图片
【历史故事】翰林遭康熙冷落当了12年知县,离任百姓跪泣:公毋去,活我百姓!】赋役编审定额后 , 详细列榜张贴城墙公布 , 使百姓家喻户晓 , 时人称为创举 , 百姓赞其公平 , 地方势家和里胥、差役无法营私舞弊 , 衰户弱民不再无端受榨 , 积弊为之一清 。
三年任满后 , 陈汝咸在大计中考核上等 , 按例就算不升官 , 也该调到大县当知县 。 可吏部却依然让他在漳浦继续任职 , 让陈汝咸没有想到的是 , 他顶着翰林的金字招牌 , 足足在漳浦干了12年的知县 。
尽管12年间品级原地不动 , 但陈汝咸的勤政爱民 , 清廉自守却给他带来了好名声 。 康熙皇帝对陈汝咸的印象就算再不好 , 也不能无视现实 。 康熙四十七年 , 陈汝咸终于调任漳州南靖知县 , 虽然还是七品知县 , 可南靖毕竟是要缺 。
【历史故事】翰林遭康熙冷落当了12年知县,离任百姓跪泣:公毋去,活我百姓!
文章图片
到哪都是人民的好公仆
文献记载 , 漳浦百姓得知陈汝咸要调任时 , 数万人来到县衙挽留 , 有些人情绪激动 , 甚至用农具器械堵住了县衙的大门 , 并有数百名百姓日夜守在县衙门口 , 怕陈汝咸不告而别 。
然而皇命不可违 , 陈汝咸终究不会在漳浦待一辈子 , 离任之日 , 漳浦百姓携老扶幼 , 跪在街道两旁哭泣 , 纷纷说:公毋去 , 活我百姓!
很快局面又不受控制了 , 陈汝咸的马车被百姓们围着 , 根本出不了城 。 无奈之下 , 陈汝咸下车暂居当地的县学教谕家中 , 半夜里陈汝咸才悄悄地从北门出城 。 漳浦百姓得知陈汝咸已出城 , 便集资建了一个月湖书院 , 在里面塑了陈汝咸的泥像 , 世世代代怀念这位好官 。
【历史故事】翰林遭康熙冷落当了12年知县,离任百姓跪泣:公毋去,活我百姓!
文章图片
任职南靖知县后 , 陈汝咸不改勤政清廉之作风 , 不到三个月 , 便将南靖治理得井井有条 , 路不拾遗 , 夜不闭户 。 而这一次 , 陈汝咸是真的打动了康熙帝 , 一年后被调任刑部主事 。
陈汝咸花了十三年的时间 , 才走到主事这一步 , 或许他多少总有一些感慨 , 与他同在主事岗位上的 , 不仅有新科进士 , 还有比他更年轻的翰林 。 对于自己的仕途 , 陈汝咸既充满期待 , 同时也心怀不安 。
幸运的是 , 康熙皇帝对陈汝咸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 自调任主事后 , 陈汝咸的仕途迎来了一波小高峰 。 一年后擢都察院监察御史 , 二年后升任通政司参议 , 不久晋大理寺少卿 。
【历史故事】翰林遭康熙冷落当了12年知县,离任百姓跪泣:公毋去,活我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