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65岁的影坛宗师张彻英雄迟暮,李修贤召集师兄弟为恩师拍部电影养老

1989年,65岁的影坛宗师张彻英雄迟暮,李修贤召集师兄弟为恩师拍部电影养老,吴宇森、午马、姜大卫和狄龙都回来帮忙,可他拿了钱却继续拍电影,一再赔钱的他却愈挫愈勇 。
晚年的张彻和妻子过着清苦的日子,他们居住在邵逸夫公司的宿舍楼,桃李满天下的他却不愿求助于任何人 。
让我把他的故事重新讲一遍 。
25岁时,张彻在台湾省扬名,他拍了宝岛第一部剧情长片《阿里山风云》 。
他因才华被蒋家大公子厚爱,有意栽培却被他婉言谢绝,人贵有自知之明,他志不在此 。
1957年,33岁的张彻到香港闯天下,拍了一部文艺片《野火》,不料拍摄过程中发生桃色事件 。
导演和女演员可能是深夜探讨剧本太过深入,关键问题是这个女演员还喜欢和其他的男人探讨,丑闻曝光后,张彻在香港电影圈便无法立足 。
为了讨生活,张彻开始在报纸上写影评,取名“何观” 。
六叔邵逸夫每日必看影评,一天他和助手邹文怀聊天,谈起有个影评人对邵氏的电影理解非常透彻且有见地,他想见见这个人 。
从小见过权贵和大场面的张彻和六叔聊天很得体,得老板欣赏后他签约邵氏,一有机会他便磨着六叔要机会拍电影 。
1964年,张彻等来机会拍一部黄梅调的电影《蝴蝶杯》,才拍了几场戏,邵逸夫就过来验货,然后脑袋乱摇:“你拍的是什么玩意,底片烧掉,再换人拍 。”
邵氏导演和明星的戏大卖,当天准接到六叔的电话来家里吃饭,反之站在面前他只当不认识你 。
之后,张彻发掘王羽拍摄《虎侠歼仇》,票房卖了60万勉强可以 。
紧接着的两部电影不温不火,好在张彻的武侠片风格已经逐渐形成 。
1967年,《独臂刀》在香港上映红极一时,张彻和王羽一起跻身百万票房成员,一个成为最卖座的导演,另一个成为李小龙之前身价最高的演员 。
这部电影在香港的划时代意义在于:香港最卖座的电影不再是以女演员当头牌,从此改变了香港电影的性格 。
张彻和王羽的黄金组合攻城拔寨,硬汉武侠片的时代来了 。
邵氏公司内部宫斗,六叔的爱妃方逸华上位后打压元老,邹文怀欲拉上何冠昌、胡金铨、王羽和张彻等人离开另立门户 。
张彻建议六叔放人,从此香港影坛的新王如蛟龙入海一飞冲天,嘉禾雄霸江湖30年 。
张彻和王羽师徒决裂,有说是王羽为邹文怀打抱不平觉得是恩师逼走了他,也有说是王羽私自出去拍片惹恼了邵氏和恩师 。
王羽突然离开,姜大卫和狄龙等来了他们的机会,之后便是双星闪耀之时 。
1971年,张彻拍《新独臂刀》,这部电影至今看都是经典,无奈遇上了李小龙的《唐山大兄》 。
姜狄作为张彻电影里的双男主,也曾合作无间,随着时间的推移,戏里戏外的番位之争让他们不厌其烦 。1976年,狄龙投奔楚原和古龙 。
张彻开创的类型片,却让两条龙成为集大成者,他首拍的民国动作片让李小龙一战封神,他率先尝试的功夫喜剧让成龙享誉国际,而他的运气确实是差了一些,他晚年自嘲“我在时代里跑得太快了” 。
进入80年代,张彻回台湾省自组电影公司并捧红了傅声,无奈天妒英才,霑叔写悼文称“岂有此理” 。
张彻的电影票房折戟沙场辉煌不再,他不擅长理财的缺点暴露无遗,还被人骗了好多钱,据说落魄时昔日弟子王羽曾出手相助 。
1986年,62岁的张彻到大陆拍片,《大上海1937》成绩还算不错,但在香港几乎没有掀起浪花,他之后拍的电影没有一部卖座的 。
1989年,拍电影《义胆群英》是为了给张彻挣钱养老,由李修贤发起,吴宇森和午马执导,姜大卫、狄龙、陈观泰等张家班成员全部义演,黄霑和周星驰也有参与,所有幕后工作人员均分文不取 。
拿到钱后,有骨气的张彻回内地继续拍片 。1993年,随着电影《神通》的波澜不惊,一代武侠片宗师张彻告别影坛,69岁即将知天命,可是他不认命 。
曾为邵氏电影公司打江山,邵逸夫给了张彻晚年一个栖身地,直至他去世才收回 。
张彻回到香港后笔耕不辍,整日宅在家里写剧本,据说写了不下一个百多个,但是再没有电影公司愿意相信他还能东山再起,他们认为张彻写的故事“已经被时代淘汰” 。
老年寂寞的张彻向报纸投稿自己的电影往事,投一次便是上万字,起初的责编觉得老前辈应该还有点流量,于是便帮他发表 。
不曾想,没几天老爷子就又寄来了一大摞稿子,每篇均上万字,他的责编便觉得这些东西没人爱看,便锁在了柜子里不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