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家长吐槽武汉四调作文难度大,学会这样去写就不难

【爱历史】家长吐槽武汉四调作文难度大,学会这样去写就不难
文章图片
【爱历史】家长吐槽武汉四调作文难度大,学会这样去写就不难
文章图片
鞭辟入里的严谨逻辑训练 ,
层层推进的审美思辨提升 ,
【爱历史】家长吐槽武汉四调作文难度大,学会这样去写就不难】这是目前我见过的最好的议论文实战教程 。
【正课开始】
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 , 按要求作文 。 (50分)
国家贫弱国民愚钝之时 , 陈独秀主动创办了《新青年》杂志 , 启蒙思想 , 开启民智;民族衰微人民迷惘之时 , 李大钊主动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 将革命的火种带到了中国;民主革命陷入困顿之时 , 毛泽东主动在井冈山创建了红色革命根据地 , 率领大家走上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
革命年代如此 , 当今时代亦如此;革命斗争如此 , 日常生活亦如此 。 主动作为 , 就有可能突破困境、实现理想 。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 , 或叙述生活经历 , 或论述其中道理 , 写一篇文章 。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 , 自拟标题 , 不少于600字 。 文中如果出现自己的姓名或校名 , 请以化名代替 。
【爱历史】家长吐槽武汉四调作文难度大,学会这样去写就不难
文章图片
题解逻辑:精准审题成功一半
此题从我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革命运动切入 , 紧跟时代步伐 , 落实爱国主义教育 , 且材料表述层次清晰 , 表意准确 , 现象与结论之间的逻辑构建合情合理 , 是一个好题 。
题目一如既往由现象和结论两部分构成 , 现象分为三层 , 结论分为两层 , 这是构成“整体语意”的基本结构 。 精准审题 , 要重视这个结构形式 。 之前的课程中 , 我一再强调:现象和结论 , 是题目材料的完整构成 , 千万不要只把材料中的现象部分理解为只是为了得出个结论 , 那就没有必要堆砌现象 , 只给个结论就可以了 。 在考试实战中 , 面对这几年在初中兴起的材料作文 , 有些同学还陷在这个“轻现象重结论”的误区里 , 只看结论不看现象 , 有些老师也还没有转过弯来 。
材料现象中的三层 , 是清晰的递进关系:从贫弱愚钝时的启蒙开智 , 到衰微迷惘时的引进火种 , 再到革命困顿时的创建根据地 , 是革命的三个不同阶段的三种不同的“主动作为” 。 这里从回望历史角度来表述 , 这三种作为在当时都是正好合适并且有效的 。 这显然传递出了“主动作为”的一些要求:不是意气风发的随性而为 , 而是有针对性、有方法、有方向的“主动作为” 。
同时 , 从结论“主动作为 , 就有可能突破困境、实现理想”中的“困境”来说 , 愚钝、迷惘、困顿 , 也是“困境”的三重本质 。 这为我们作文中写“困境”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依据 。 优秀的考生 , 就能紧扣材料逻辑来有层次地表达困境 , 针对性地寻找合适的“主动作为” 。
【爱历史】家长吐槽武汉四调作文难度大,学会这样去写就不难
文章图片
下面我们先来深入理解这三层本质 , 读懂现象表述的深层内涵 。
①国家贫弱国民愚钝之时 , 陈独秀主动创办了《新青年》杂志 , 启蒙思想 , 开启民智 。
贫弱而愚钝 , 其实道出了愚钝的必然性 。 愚钝是无知的表现 , 无知是贫弱所导致的 。 因为国力贫弱 , 百姓生存艰难 , 须全力维持温饱 , 的确没有心思来开发心智 , 所有的精力都让基础谋生的辛苦给消耗掉了 。 所谓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 从个人生活角度来说 , 物质基础可以指人的生活条件 , 上层建筑可以指人的精神追求 , 先要填饱肚子 , 才有力气来思想 。
但困境在于:要想改变贫弱 , 需要优秀的思想 , 否则就会深陷贫弱的惯性 , 无法脱离困境 。 陈独秀主动创办《新青年》 , 就是受了从辛亥革命到二次革命的层层失败刺激之后 , 发现在那个时代搞政治革命没有意义 , 最终无非落个为一己私利进行混战的结果 。 必须先要进行思想革命 , 有民主和科学的意识了 , 才能找到革命的正确方向 。 这里说他创办《新青年》 , 是“启蒙思想 , 开启民智” , 就是这个道理 。 从个人生活角度来说就是:不论怎样的贫弱 , 要“突破困境” , 还得从思想意识开始 。
这里还有一点需要探究的是:陈独秀为什么要创办《新青年》来“启蒙思想 , 开启民智”?这一点 , 历史书上写得明白:就是要“救中国、建共和” 。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 让那个时代的人们看到了民主共和的希望 。 也就是说 , 陈独秀的“主动作为” , 是在明确理想的召引下的行为 。 这是因为此题材料结论为“突破困境 , 实现理想” , 所以这里探究材料想象时 , 要结合理想来看行为 。 有明确理想 , 是选择合适的“主动作为”的一个重要条件 。 如果陈独秀没有这样的明确理想 , 《新青年》杂志就没有明确的办刊方向 , 也就不能达到“启蒙思想 , 开启民智”的效果了 。 历史证明 , 这个效果是有的 , 可以说这本杂志正是后来1919年新文化运动的萌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