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知识局微信」中国的粮仓是如何转移的?( 四 )


但作为一个应用面及其广泛的技术门类 , 数字化力量却不会放弃人类已有的任何文明成果 。 即使是农业 , 未来的发展方向中也少不了信息技术的参与 , 这也将成为看似发展到瓶颈的农业迈入下一个时代的契机 。 从机械化到数字化 , 这可能就是中国农业的第四次革命 。
举例来说 , 近五年来 , 我国粮食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1.3万亿斤 , 从总量上看冠绝全球 , 但平摊到全部国民头上也仅仅是略高于世界平均 , 经不起太多浪费 , 它能为农民带来的收入也还远称不上可观 。
春耕正当时
(广西-南宁兴宁区-五塘镇)
(图片来自图虫·创意)▼
「地球知识局微信」中国的粮仓是如何转移的?
文章图片
要解决这个问题 , 最直接的路径 , 就是打通城乡 , 让消费者和农业生产基地建立更直接的联系 。 “产地直供”就是要解决这个痛点 , 而数字化正是“产地直供”的核心突破口 。 在消费端 ,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汇集消费者的订单和需求 , 而在供给侧 ,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 。
阿里日前正式提出了“数字粮仓”计划 , 就是要通过“产地直供”的模式 , 完成中国粮食生产的数字化破局 。 互联网平台把农户和消费者紧密连接起来 , 让农产品能够以最高的效率打响品牌 , 也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最直接的实惠 。
“数字粮仓”计划将覆盖100个核心产区 , 首批重点合作省份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北、山西、内蒙古、湖北 , 正是中国最重要的大米、小麦和玉米产区 。 对于这些农业大省而言 , 数字化是增长的新机会 。
座落于内蒙科右中旗的阿里数字农场▼
「地球知识局微信」中国的粮仓是如何转移的?
文章图片
“数字粮仓”计划虽然刚刚才公布 , 但它的背后是阿里长期的助农实践 。 湖北随州的香稻 , 就是通过天猫的帮助打开了销路 , 还在去年年底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 超过5000户农家由此实现脱贫 。 黑龙江绥化盛产玉米 , 天猫帮助普通的玉米升级为有原产地品牌的“鲜食玉米” , 玉米的价值大大提升 , 净利润涨了25倍 , 原本不怎么赚钱的土玉米 , 变成了金玉米 。
这两个成功案例的共同点 , 是它们击穿了城乡之间的空间壁垒 , 把农民、农地、农产以最短的链路直接送到城市消费者的面前 , 使全国范围内的物资精准调动成为了可能 。 这背后的功臣 , 当然是淘宝对居家生活的深度渗透 , 和阿里驾轻就熟的全国物流链条 。
“数字粮仓”近期针对湖北地区推出的助农项目
「地球知识局微信」中国的粮仓是如何转移的?
文章图片
「地球知识局微信」中国的粮仓是如何转移的?
文章图片
「地球知识局微信」中国的粮仓是如何转移的?
文章图片
这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农业技术的范畴 , 但它却有效地重构了农业的生产关系 。 这足以引发我们对农业升级的新思考:即使在现有的生产能力下 , 经过数字技术的升级 , 中国农业也可以得到幅度不小的优化 。
当然 , “数字粮仓”也成为订单农业的试验场 。 阿里巴巴聚划算有“聚土地”这项活动 , 允许大城市的客户预付一点费用就“承包”一块黑土地的出产 , 在收获季节特供“田主”家食用 , 还欢迎“田主”去当地“巡视” , 大大增加了买米的乐趣 。 黑龙江省方正县的大米 , 就曾参加过“聚土地” , 并不复杂的优化 , 也帮当地农民在播种前就找到了买家 , 省却了不必要的仓储、物流费用 , 使他们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生产粮食 , 收入也增长了10%左右 。 消费者买到了平价、新鲜的大米 , 农民也不愁销路 , 这就是数字化带来的双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