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三大失误,令苏联在危难时刻,失去军队保护,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20世纪80~90年代 , 世界上发生两件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事件 , 一是东欧剧变 , 二是苏联解体 。 这两者相辅相成 , 互为因果 。
苏联解体 , 与其说是西方势力对社会主义阵营的一次成功“和平演变” , 不如说是苏联自身失误 , 给了西方可乘之机 。
其实 , 70~80年代 , 苏联在内外政策上有过不少失误 , 例如纵容利益集团壮大、过度增加军事开支、对国内事端处置不当 , 等等 。 纵观苏联解体的历史 , 这三大失误相当关键 。
【爱历史】三大失误,令苏联在危难时刻,失去军队保护,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文章图片
第一大失误 , 是让改革进入错误方向 。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 , 苏联先是推行“禁酒令” , 后又提出“加速发展战略” 。 但由于思路问题 , 这些改革措施往往还没取得效果 , 就被匆匆打断 , 严重干扰了政策的连续性 。 雷日科夫曾这样形容戈尔巴乔夫:“一个月前讲要优先发展机械制造业 , 后来讲要加快‘军转民’ , 如今又突然冒出一系列要优先发展的部门 , 短短几个月 , 政策不知道被改动了多少次 。 ”
1987年 , 戈尔巴乔夫提出“改革新思维” ,
然而他所使用的“改革”
(перестройка) , 实质上却是重构、重建、推倒重来 。
而在这种错误思想的指导下 , 苏联的政策上出现更多失误 。 1987~1990年 , 苏联放任诸多亲西方的组织自由发展 。 1990年苏共二十八大后 , 苏联建立起西方式的政体 。 同年 , 沙塔林等人提出力求激进私有化的“500天计划” 。 以上种种 , 最终令苏联改革走入歧途 。
【爱历史】三大失误,令苏联在危难时刻,失去军队保护,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文章图片
第二大失误 , 是没守住舆论阵地 。
1987~1990年 , 随着亲西方组织的日渐增多 , 亲西方派人士的日益活跃 , 苏共对舆论的影响被逐渐削弱 。 而与此同时 , 戈尔巴乔夫却仍在倡导过度的“公开性”、“自由化” , 放松对意识形态的引导 , 这就更加剧问题的严重性 。 苏共二十八大后 , 苏共仅能掌握1.5%左右的报刊 , 话语权被亲西方的舆论势力夺走 。 而亲西方媒体并不会进行正规科普 , 而是会炮制各种虚假信息 , 在苏联国内造成思想混乱 。
这其中 ,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最大 。 80年代后期 , 苏联国内出现大量歪曲历史、抹黑英烈的颠覆性书刊 。
这些书刊将苏联老一辈领导、卫国战争英雄们打倒颠覆 , 将列宁、斯大林、卓娅、马特索洛夫们贬低得一文不值 。
同时 , 自1989年起 , 部分加盟国 , 也默许民众向苏联英雄雕像泼油漆、扔石块等行为 。 个别加盟国 , 还主动将卫国战争英雄们的纪念碑推倒、拆除 , 以贯彻其“去苏联化”方针 。
【爱历史】三大失误,令苏联在危难时刻,失去军队保护,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文章图片
第三大失误 , 是军队“非党化” 。
自列宁、托洛茨基时代起 , 苏维埃政权便逐步形成“党指挥枪”的建军原则 , 强调党对军队领导的组织保证 。 正因如此 , 在面临外国势力的侵略时 , 苏联方能集中强大的军事力量 , 转败为胜 , 战胜对手 。 80年代时期 , 虽然苏联军队和官方之间多次发生不愉快 , 但多数苏军官兵仍然忠于政权 。 1986年切尔诺贝利事件、1988年亚美尼亚大地震 , 苏联官兵均积极参与救援 , 保护人民 。
但到1990年苏共二十八大后 , 随着代议制体系的逐步形成 , 苏共对武装力量的领导能力被严重削弱 。
原本忠于苏维埃的军队 , 变成所谓“捍卫总统、维护宪法”的西式军队 。
1990~1991年 , 大量支持苏联的军官被撤换 , 取而代之的则是些希望苏联解体的人 。 与此同时 , 由于民族思潮的发展各族官兵之间的裂痕不断加剧 , 苏军的“征兵危机”也在日渐加深 。 而对于这些现象 , 苏联政府并没能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 。
【爱历史】三大失误,令苏联在危难时刻,失去军队保护,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文章图片
以上种种情况 , 均使得苏联“自毁长城” , 失去军队的保护 。 1991年 , 苏联所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 。 当年8月 , 部分苏联元老为了挽救政权 , 而发起了著名的“八一九政变” 。
然而 , 由于改革失误、思想阵地丢失 , 很多苏军士兵的思想陷入迷茫状态 , 军队在危急关头难以统一决心和意志 。
由于军队“非党化” , 更使得关键时刻苏共对军队的指挥被严重削弱 。 更遑论政变开始前 , 苏联元老们也没做好充足谋划和准备 。
而与此同时 , 以叶利钦为首的派别 , 则在思想宣传领域展开攻势 , 抢夺苏联军队的指挥权 。 叶利钦很早就在苏军部队中收买人心 , 八一九事件发生时 , 他更趁机加大对苏军官兵们的拉拢力度 。 最终 , 在叶利钦等人的大力宣传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