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家消金公司去年业绩分化严重:招联最赚钱,捷信净利下降88%


|14家消金公司去年业绩分化严重:招联最赚钱,捷信净利下降88%
经济导报记者 戴岳
随着上市公司年报的逐步公布 , 不少消费金融公司2020年的业绩也浮出水面 。
截至4月12日 , 经济导报记者不完全统计 , 已有14家持牌消费金融机构披露2020年业绩 。 经历疫情冲击 , 消费金融公司业绩分化严重 , 大部分净利润取得正增长 , 但净利润超过10亿元的仅有2家 。
14家公布业绩
【|14家消金公司去年业绩分化严重:招联最赚钱,捷信净利下降88%】综合来看 , 招联消费金融暂居于14家公司之首 , 兴业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紧随其后 。 在营收方面 , 招联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排名前三甲 , 营收情况分别128.16亿元、76.04亿元、64.65亿元 。
整体来看 , 去年盈利者依然占大多数 , 其中净利润迈入10亿元俱乐部的有2家 , 另外 , 有5家净利润未过亿元 。 具体来看 , 招联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2020年实现净利润排名前三 , 分别为16.63亿元、13.50亿元、7.12亿元 , 占据第一梯队 。
中银消费金融紧随其后 , 净利润为4.55亿元;中邮消费金融净利润为4.02亿元;海尔消费金融净利润为1.23亿元 。 晋商消费金融、盛银消费金融、湖北消费金融、重庆小米消费金融、北京阳光消费金融的净利润均未过亿元 。
部分消费金融公司披露的业绩数据不完整 。 从已披露净利润数据的消金企业看 , 兴业消费金融净利润同比增速最高增幅30.9% , 中邮消费金融净利润同比增长15.17% , 招联消费金融净利润同比增长13.77% , 晋商消费金融净利润同比增长3.85% , 其余消金公司都出现下滑 。
净利润同比下降最多的是捷信消费金融 , 为-88.07%;湖北消费金融净利润同比下降84.16%;海尔消费金融净利润同比下降40%;盛银消费金融净利润同比下降33.82%;中银消费金融净利润同比下降30.96%;马上消费金融净利润同比下降16.62% 。
海尔消金相关人士解释 , 去年业绩下滑主要有内外部两个原因 。 外部原因主要是受民间借贷利率新规和疫情影响;内部原因是公司内部战略的调整 , 包括2020年公司的主要战略目标是在保障资产安全的情况下强化平台能力 , 稳步推进资产结构优化和业务转型 。
“一般来讲 , 疫情下半年减弱 , 经济复苏对于消费金融公司盈利能力的恢复肯定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 。 比如央行口径的短期消费贷在下半年有非常明显的复苏 。 ”针对下半年净利润大幅反弹的原因 ,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表示 。
值得注意的是 , 14家已公布业绩的消金公司中 , 哈尔滨哈银消费金融未披露哈银消金2020年的营收、净利润情况 。 哈尔滨银行财报显示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 , 哈银消金资产总额113.93亿元 , 较上年末的73.88亿元 , 同比增长54.21%;贷款余额105.97亿元 , 较去年期末增加35.18亿元 , 增幅达33.2%;不良贷款率低于2% 。 据往年财报数据 , 哈银消金2019年全年净利润为1.067亿元 , 较2018年同期的4988万元增长113.4% 。
多家“上线”
值得一提的是 , 14家已公布业绩的消金公司中 , 重庆小米消费金融、北京阳光消费金融去年刚刚成立 。
2020年 , 除重庆小米消费金融、北京阳光消费金融的成立之外 , 平安消费金融也开业 。 三家在上一年度开业的公司中有两家首度披露经营业绩 , 目前经营时间未满一年 。
重庆小米消费金融2020年5月开业 , 由小米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等公司联合发起设立 , 以线下场景为主攻方向 , 截至2020年末 , 该公司总资产15.74亿元 , 净资产15.01亿元 , 实现净利润109万元 。
2020年8月17日 , 中国光大银行控股子公司——北京阳光消费金融开业 , 股东及持股比例为光大银行60%、中青旅20%、台湾王道银行20% 。 开业近4个月 , 北京阳光消费金融目前为亏损状态 , 截至报告期末 , 其总资产31.50亿元 , 净资产9.04亿元 , 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0.96亿元 。
平安消费金融由中国平安持股30% , 其余三家股东均为陆金所控股的关联公司 , 合计持股70% 。 开业后平安消费金融推出了“平安小橙花” , 主打以“贷款+支付”为核心的智能钱包功能;此外 , 平台与宜家家居及全家达成合作 。 数据显示 , 平安消费金融5月开始营业 , 到12月向不到20万的新客户发放了65亿元贷款 , 贷款余额为约35亿元 。 据悉 , 平安消费金融每位客户的贷款金额低于2万 , APR不到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