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聊斋故里,诉说百年经典

深入聊斋故里 , 诉说百年经典
微头条淄博1月19日电(通讯员:张雨晴)一片片黑瓦传承不朽文化 , 一句句文字诉说百年经典 。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 , 在历史的长河里源远流长 , 而文字作为传承文化的主要载体 , 向人们展示了不朽的故事 。蒲松龄是清代杰出文学家 , 一生的文学生涯摇摆于传统的雅文学和民间的俗文学之间 。蒲松龄是我国清初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作者 , 除此之外 , 他还有大量诗文 , 戏剧 , 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作存世 , 总近200万言 。其著作《聊斋志异》很早便走向世界 , 为中国和世界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为深入了解蒲松龄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 2022年1月19日曲阜师范大学文韵承传实践队前往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蒲松龄故居 , 开展以“拜寻故居 , 深探聊斋”为主题的调研活动 。
图1为蒲松龄故居大门(微头条通讯员 张雨晴 摄)
通过前期的资料搜索和准备 , 实践队员们了解到 , 蒲松龄故居早在抗日战争时便被摧毁 , 现如今的故居是在蒲松龄故居基础上与一九八零年建立的 , 拥有六个小院 , 七个展室 , 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 , 展览面积2000多平方米 , 陈列体系完备 , 展览内容丰富 。蒲松龄纪念馆也先后获得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青年文明号、市级文明单位、花园式单位、青年文明示范岗等荣誉称号 。蒲松龄故居内部环境幽静 , 入门便是蒲松龄的画像和雕像 , 在参观过程中 , 实践队员了解到 , 蒲松龄早年屡屡乡试不中 , 后开私塾 , 而后便开始著书 。其笔下流传最广的著作便为《聊斋志异》 , 承袭了六朝志怪小说和唐人传奇的衣钵 , 但在观念和作法上却有了质的飞跃 。蒲松龄通过写神鬼妖仙 , 虚构出诡谲瑰丽光怪陆离的故事 , 来针砭现实 , 批评现实 , 抒发自己的情感 , 成为精神上的寄托 。在参观感受故居的同时 , 实践队员也不忘对蒲松龄故居进行人文考察 。主要打理蒲松龄故居负责人表示 , 不少游客来到蒲松龄故居 , 都会被故居里清幽文雅的环境所感染 , 看着展览中的蒲松龄真迹和众多聊斋画像 , 游客们也仿佛看到了那些光怪陆离的神鬼故事 , 也仿佛去到了那个离今几百年的封建王朝一探雅与俗 。
【深入聊斋故里,诉说百年经典】图2为实践队员采访蒲松龄故居负责人(微头条通讯员 张雨晴 摄)
《聊斋志异》问世后 , 风行一时 , 模仿之作纷纷出现 。清乾隆年间主要有沈起凤《谐铎》和邦额《夜谈随录》浩歌子《萤窗异草》等 。乾隆末年 , 袁枚撰《新齐谐》(原名《子不语》)二十四卷 , 续十卷 , 作者自序其创作动机说:“文史无以自娱 , 乃广采游心骇耳之事 , 妄言妄听 , 记而存之 , 非有所感也 。”鲁迅评为:“其文屏去雕饰 , 反近自然 , 然过于率意 , 亦多芜秽 , 自题‘戏编’ , 得其实矣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二篇 。)作品内容大都是些供无聊消遣的神鬼怪异之作 , 没有什么思想价值 , 不过其文笔确如鲁迅先生所评颇自然流畅 。蒲松龄生前 , 《聊斋志异》已引起周边人们的兴趣 , 竞相传抄 。《聊斋志异》刊行后 , 遂风行天下 。在其后一个时期里 , 仿效之作丛出 , 造成了志怪传奇类小说的再度繁荣 。20世纪以后 , 不仅《聊斋志异》仍为人爱读 , 而且其中许多篇章不断被改编为戏曲、电影、电视剧 , 影响是深远的 。
《聊斋志异》还很早便走向了世界 , 现在已有日、美、法、德、意、俄、越南、捷克、罗马尼亚、波兰、西班牙等近20余种语言的译本 , 流传于世界各地 。蒲松龄为中国、为世界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郭沫若于1961年为蒲松龄故居题写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老舍题词:鬼狐有性格 , 笑骂成文章 。蒲松龄之所以能够写出《聊斋志异》这样经久不衰的著作 , 不仅仅是因为他自身的文学素养和亲身经历 , 还有来自那个时空特有的文化底蕴和文化背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