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北朝开府仪同三司沿革前朝制度并对其进行了一定的改善

在十六国时代 , 开府仪同三司的设置基本还是沿承西晋的设置 , 开府仪同三司作为单一职官授予 , 这种方式一直持续到北魏建立之初 , 如匈奴汉政权的刘聪在建国之初“署刘曜为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雍州牧”;前秦政权苻坚“以王猛为使持节、都督关东六州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 北魏初期 , 北魏国家的官制 , 实行“胡汉杂糅”的做法 , 汉官系统和鲜卑官系统并置 。
一、北朝开府仪同三司的发展沿革
太武帝时 , 在汉官系统中 , 开府仪同三司的设置 , 依然沿袭西晋的规定 , 开府仪同三司和仪同三司不加区分 。 如《魏书·太武帝纪》载“李宝遣使朝贡 , 以宝为镇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沙州牧”;《魏书·文成帝纪》:“仪同三司、敦煌公李宝薨” 。
这一记载也在墓志铭中得以证实 , 《魏故假节龙骧将军豫州刺史李简子墓志铭》:“亡祖宝 , 字怀素 , 仪同三司、燉煌宣公 。 ”依此可见 , 在北魏前期 , 开府仪同三司的职官设置基本还是延续西晋的规定 , 开府仪同三司和仪同三司视为同一职官 。
【历史故事】北朝开府仪同三司沿革前朝制度并对其进行了一定的改善
文章图片
北魏太武帝以后 , 开府仪同三司的授予开始改变 , 开府和仪同三司可以分开授予 , 因而形成了开府仪同三司、仪同三司、开府三者并置的情况 。 在孝文帝官制改革后 , 制定的前、后《职员令》均记载有诸开府和仪同三司的设置和品阶 , 虽然没有开府仪同三司的设置具体记载 , 但在实际授予中 , 开府和仪同三司亦经常同时授予 。
如《北齐书·魏兰根传》载“太昌初 , 除仪同三司 , 寻加开府 , 封巨鹿县侯 , 邑七百户 。 ”开府仪同三司、仪同三司、开府三者并置的情况被之后的北朝政权所继承 。 《北齐书·清河王岳传》“时尔朱兆犹据并州 , 高祖将讨之 , 令岳留镇京师 , 迁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 天平二年 , 除侍中、六州军事都督 , 寻加开府 。 ”《北齐书·徐远传》载“天统二年 , 授仪同三司、卫尉 。 四年 , 加开府、右光禄大夫 。 ”
在西魏末年 , 随着府兵制的逐渐建立 , 开府仪同三司又与府兵制相结合 , 成为其中重要的职官组成部分 。 值得注意的是 , 在这一时期的职官授予形成了将军号与散官的“双授” , 骠骑大将军和开府仪同三司 , 车骑大将军和仪同三司成为相对固定授官组合 。
【历史故事】北朝开府仪同三司沿革前朝制度并对其进行了一定的改善
文章图片
《周书·冯迁传》载:“孝闵帝践阼 , 入为晋公护府掾 , 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 进爵临高县公 。 寻迁护府司录 , 进授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 ”北周武帝建德四年对之前的官品进行了调整 , 位于九命的开府仪同三司、仪同三司发展为上开府仪同大将军、开府仪同大将军、上仪同大将军、仪同大将军 。
西魏北周时期的开府仪同三司随着府兵官号的滥授逐渐散秩化 , “此后功臣位至柱国及大将军者众矣 , 咸是散秩 , 无所统御 。 六柱国十二大将军之后 , 有以位次嗣掌其事者 , 而德望素在诸公之下 , 不得预于此列 。 ”又进一步发展为戎秩 , 成为相对独立的职官形式 , 《旧唐书·职官志》以北周戎秩为唐代勋官最早起源 。 王仲荦先生援引旧志对唐勋官形成前期内容的记载 , 将戎秩归于北周勋官类 。
二、南、北朝开府仪同三司的设置区别
无论是南朝将开府仪同三司作为单一职官 , 还是北朝时期开府仪同三司、仪同三司、开府三者同时授予 , 目的都是使被授予者能够获得与公级职官相同或相近的地位 。 但在实际的施行过程中 , 在职官和品阶设置、职官授予设置、僚佐设置等方面 , 南北政权还是呈现了一个各自的发展特点 。
【历史故事】北朝开府仪同三司沿革前朝制度并对其进行了一定的改善
文章图片
1.职官和品阶设置
从授官的设置来看 , 南朝政权基本沿续了西晋的规定 , 开府和仪同三司同时加授 , 开府仪同三司为单一职官 , 这种设置一直持续到南朝灭亡 。 然而北朝政权并未原封不动地沿袭西晋的做法 , 对此进行了一些调整 , 仪同三司与开府可以单独分开授予 , 但又可以将仪同三司与开府合置为开府仪同三司 , 实际上形成了三职官并置的情况 。
在品阶方面来看 , 南朝政权无论是东晋还是宋齐梁陈时期 , 开府仪同三司基本上一直处于最高品阶职官体系中 , 在班位上仅次于诸公 , 如《晋书·职官志》所载:“诸公及开府位从公者 , 品秩第一” 。 《宋书·百官志》载“太傅 , 太保 , 太宰 , 太尉 , 司徒 , 司空 , 大司马 , 大将军 , 诸位从公 , 右第一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