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聊斋]这其实还是一笔“交易”,关羽为何在华容道放走曹操?除了义气外
《华容道》是《三国演义》中最为经典的一个片段之一 。 在赤壁之战战败后 , 曹操狼狈败走华容道 。 诸葛亮先后设置了三重埋伏 , 而在最后一关镇守华容道的正是刘备军中第一大将关羽 。
《三国演义》中的“奸绝”曹操 , 再次遇到了他的故人“义绝”关羽 , 岂能没有好戏?
在紧张气氛到达顶点的时候 , 关羽果然没有收下“赤壁之战”最重要的一颗“人头” , 他长叹一声 , 放走了曹操 。
曹操没死 , 铸就了许多蜀汉铁粉久久不能释怀的遗憾 , 不过这也让关羽“义薄云天”的形象从此无人能及 。
曹操没死 , 虽然是由关羽的“放水”直接造成的 , 但归根结底 , 这是诸葛亮深思熟虑并征得刘备同意后的决策 。
下面 , 我们从关羽和诸葛亮两个方面分析一下 , 为何一定要放走曹操 。
文章图片
一、关羽为何放曹?
关羽为何要放走曹操?这貌似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 许多人会说 , 因为关羽“义气”啊!
但在我看来 , 关羽放曹不是因为“义气” , 而是因为这是一场特殊的“交易”!
要说明这个问题 , 先要弄明白 , 关羽的“义气”其实是有层次的 。
1、关羽“义气”的三个层次
关羽被称为“义绝” , 在他身上最大的特征就是“义” , 这个不需要多解释 。
但是 ,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 , 关羽身上的“义气” , 其实是分层次、有原则的 。
换句话说 , 关羽虽然讲“义气” , 但也不是没有原则的“义气” , 而是层次分明、有轻有重的“义气” 。
在关羽心目中 , 大概有这样三个层次 , 它们分别是:
(1)“君臣之义”
关羽为何要死心塌地的追随刘备呢?许多人一直拿兄弟情谊来解释这个问题 。 不过 , 事实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
关羽之所以对刘备不离不弃 , 跟他们之间的感情有关系 , 但更多是因为关羽对于汉室的忠诚 。
文章图片
而刘备以匡扶汉室为己任 , 达到了至死不渝的地步 , 在价值观上 , 他与关羽高度契合 。 因此关羽才会誓死追随 。
刘备虽然不是汉朝的皇帝 , 但在关羽的心目中 , 惟有刘备才是恢复王道、收拾山河的希望 。
从这个层面上来讲 , 在兄弟情谊之前 , 他们首先是君臣关系 。 而在儒家的伦理纲常面前 , 关羽作为臣子 , 必须为刘备尽忠 。 臣子为君王放弃一切 , 包括兄弟情 , 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
(2)“兄弟之义”
排在第二位的才是“兄弟之义” , 这一点 , 我们从关羽死后 , 刘备的一句话可以体会得更深一点:
“孤与关张二弟桃园结义,誓同生死 。 今云长已死,孤岂能独享富贵?”
“兄弟之义”之所以比“君臣之义”低了一个档次 , 是因为它的强调点更在于“同生死、共富贵” , 也就是说:不管外部条件如何 , 我们三个人一定要过得好好的 , 一个都不能少!
与关羽不同的是 , 刘备作为蜀国的皇帝 , 则要把“兄弟之义”摆在“君臣之义”的前面 , 这样他才能把江山坐得安稳
所以 , 关羽死了 , 刘备要为他尽义 , 张飞还因为“急兄仇”还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 刘备后来为了给关羽、张飞尽义 , 更要执意伐吴 , 哪怕是在国力不允许的情况下 。
文章图片
(3)“朋友之义”
第三个层次才是“朋友之义” , 它为何被放在最低一个层次 , 这个可以从关羽的一句话中看出 。
张辽曾问关羽:“兄与玄德交,比弟与兄交何如?”
而关羽的回答是:“我与兄 , 朋友之交也;我与玄德,是朋友而兄弟、兄弟而主臣者也 。 岂可共论乎?”
这一句话虽然很伤张辽的心 , 但它清晰的把“君臣之义”、“兄弟之义”、“朋友之义”的关系摆明了 。
- 故宫■故宫真有“阴兵借道”,为何5点钟准时关门?其实并非迷信
- 历史驿栈上万人方便如何解决?古代人其实还挺聪明的,故宫一个厕所都没有
- #伍子胥#人死后要用布将脸遮住,其实并非迷信,而是出于科学考虑!
- #方孝孺#古代被株连九族,为何家属不提前一步逃走?其实留下的才是聪明人
- 子夜说史曹操到”,其实下半句更家喻户晓,只是无人敢说,俗语“说曹操
- 历史的脚步声真的能挡住青牛精吗?其实只是心里安慰,孙悟空用金箍棒画个圈
- 历史之奇闻清朝妃嫔习惯戴手指套?不会弄伤自己吗?其实不光为了爱美
- 疯狂历史TB其实都是猪队友惹的祸,《三国演义》中就算诸葛亮再厉害也无力匡扶蜀汉
- 深夜聊斋真是诸葛亮“借刀杀人”吗?,关羽和诸葛亮的关系怎样:关羽之死
- 霍山笔魂其实曹操才是最睿智的,曹操杀华佗真的是因为多疑吗?现在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