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慕繁华】徐庶进曹营后真的不发一言吗?献了二个计谋( 二 )


【羡慕繁华】徐庶进曹营后真的不发一言吗?献了二个计谋
文章图片
这两段记载均出自《三国志·蜀·诸葛亮传》 。
这些事情显然都系罗贯中的“演绎” 。 尽管正史里边没有为徐庶单独列传 , 但我们却仍能从前文所引的两段记载中发现:
(1)曹操并没有把徐庶之母骗至洛阳 , 而是掳到洛阳 。
(2)曹操并没有胁迫徐母作书信诱骗徐庶弃蜀投魏 , 徐庶到了洛阳之后 , 徐母的生死如何 , 正史上亦无记载 。
这些外围上的疑点扫清之后 , 我们不能不把目光转向我们的主要疑点上:徐庶进了曹营之后究竟干了些什么?从其他相关典籍的记载中我们可以大略勾勒出徐庶的政治活动历程 。
【羡慕繁华】徐庶进曹营后真的不发一言吗?献了二个计谋
文章图片
除了《三国志》以外 , 记载当时魏国历史的史学著作还有一部《魏略》 。 《魏略》上专门有一段写到徐庶 , 说徐庶当了大官:
(徐)庶先名福 , 本单家子 。 少好任侠、击剑 。 中平未尝为人报仇 , 白垩涂面 , 披发而走 , 为吏所得 。 问其姓名 , 闭口不言 。 吏乃于车上立柱以羞之 , 击鼓以令于市 , 莫敢识者 。 而其党伍使之得脱 。 于是感激 , 弃其戟更疏巾单衣 , 折节学问 , 始诣精舍 。 诸生闻其前做贼 , 不肯与共止 。 福乃卑躬早起 , 常独扫除 , 动静先意 , 听习经业 , 义理精熟 。 遂与同郡石韬相亲爱 。 初平中 , 中州兵起 , 乃与韬南客荆州 , 到又与诸葛亮特相善 。 乃荆州内附 , 孔明与刘备相随去 , 福与韬俱来北 。 至黄初中 , 韬仕历郡守、典农校尉;福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 。 逮太和中 , 诸葛亮出陇右 , 闻元直、广元仕才如此 , 叹曰:“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庶后数年病卒 , 有碑在彭城 , 今获存焉 。
御史中丞 , 其官起于汉代 。 汉代以御史中丞为御史大夫之佐 , 亦称中执法 。 在殿中兰台 , 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 , 监察君国行政;内领侍御史 , 考察四方文书计簿 , 劾按公卿章奏 。 西汉末期 , 御史大夫改名为大司空 , 御史中丞遂成为御史台长官 。 自东汉至南北朝 , 中丞之权极重 。
【【羡慕繁华】徐庶进曹营后真的不发一言吗?献了二个计谋】
【羡慕繁华】徐庶进曹营后真的不发一言吗?献了二个计谋
文章图片
徐庶当过的这两个官职显然都系要职 , 曹操其人又用人惟才是举 , 根本不看你是否有什么虚名 , 而是看你有无真实才能 , 是否对他有过什么贡献 。
我们不妨想像一下 , 假设徐庶到了曹营之后真的一言不发 , 就算是他的名声再大 , 恐怕也不会授予他“统领皇帝的侍卫”以及“监察郡国行政 , 考察四方文书计簿 , 劾按公卿章奏”的官职 。 就拿孔融来说吧 , 对圣人之后的大名士 , 曹操尚且毫不手软 , 可为所用则用之 , 不能为所用则杀之 , 强盗出身的徐庶倘若一无建树 , 何以能做上高官?
而关于徐庶之才 , 更是毋庸置疑的 。 按三国演义的说法 , 徐庶之才强于二荀 , 但在《三国志》中 , 对徐庶的记述却极少 , 只说他是诸葛亮少年时的朋友 , 后来跟随刘备 , 也没有什么建树 , 只是推荐了诸葛亮算是功绩 。 而如果结合裴注中所载《魏略》中的说法 , 则徐庶的形象就更不那么圆满了:“亮独观其大略 。 每晨夜从容 , 常抱膝长啸 , 而谓三人曰:“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 。 ””——在诸葛亮的眼中 , 徐庶的才能只能做到郡守 , 和自己根本就不是一个等级的 。 而徐庶后来由于襄阳追击战中 , 老母被捕获 , 于是就同他的朋友石韬一起跟随了曹操 , 最后只是做到了御史中丞 , 似乎也验证了诸葛亮的评论 。 因此有人据此就认为历史上的徐庶是一个和三国演义中的徐庶完全不同的凡夫俗子 , 既没有荀、郭之才 , 也没有鸿鹄之志 , 对于刘备阵营来说 , 实际上也是有他不多 , 没他不少的人物 。 但如果我们读史时再仔细一些 , 就会发现 , 事实并非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