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慕繁华】徐庶进曹营后真的不发一言吗?献了二个计谋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们肯定都知道这样一个歇后语——“徐庶进曹营 , 一言不发” , 对化名单福的徐庶深表同情和敬意 。 故事是耳熟能详的:徐庶年少时爱好击剑 , 后折节向学 , 游学四方 。 刘备在新野时 , 徐庶化名单福 , 投效与刘备 , 被拜为军师 。 徐庶为刘备出谋划策 , 击败曹将吕旷、吕翔 , 斗阵胜曹仁 , 并计取樊城 。 不久曹操手下谋士程昱识破了徐庶的身份 , 称徐庶之才十倍于己 。 曹操欲拉拢徐庶 , 于是程昱取来徐庶老母 , 用伪书赚徐庶来降 。 徐庶临走前向刘备“走马荐诸葛” , 并立誓在曹营“终身不设一谋” 。 徐母以为他背叛刘备 , 怒恨而死 。 徐庶深感刘备知遇之恩 , 从此他在曹营对政事始终一言不发 。 这段故事衍生出的这个歇后语千古流传 , 但事实并非如此 。
《三国演义》中徐庶进曹营后其实还是给曹操出过两个计策的 , 这也是罗贯中这部巨著中对徐庶进曹营后仅有的两段记载:
第一处:当阳长坂坡的时候 , 赵云在曹军中杀了个七进七出 , 英雄盖世固然是主要原因 , 但还有一个人 , 如果没有他 , 赵云是不可能完成这个壮举的 。 事实上 , 徐庶出了很大的力 。 徐庶见赵云马落陷坑堪堪废命 , 言:“丞相莫非有爱将之意?”曹操言道:“正是 。 ”徐庶言道:“何不收留于他?”曹操急忙传令:“令出山摇动 , 三军听分明 , 我要活赵云 , 不要死子龙 。 若有一兵一将伤损赵将军之性命 , 八十三万人马 , 五十一员战将 , 与他一人抵命 。 ”众将闻听不敢前进 , 往后而退 。 所以赵云和阿斗才能冲出长坂坡 , 要不是徐庶 , 10个赵云也离不开长坂坡 。
第二处:赤壁大战时 , 庞统献连环计 , 出来后被徐庶抓住了手 , 说:“黄盖用苦肉计 , 阚泽下诈降书 , 你又用连环计 , 你们是唯恐曹营烧不尽啊?”庞统把徐庶拉到一边说:“君当真要说破我计?”庶曰:“如果我说破你计我就不会来找你了 。 反正曹营要烧了 , 你教我一个脱身之计?”庞统就告诉徐庶 , 让他在军中散布流言 , 说西凉马腾、韩遂要发兵取长安 。 于是徐庶主动请命去散关防守马腾、韩遂 , 逃过赤壁大火 。
除了这两段记载外 , 后来《三国演义》里面就没再写到他了 。 从这两段记载来看 , 徐庶确实是没有为曹操出过一个有用的计谋 , 实现了他对刘备的承诺 。
但 , 历史上的徐庶和《三国演义》中写的是完全两个人 。 所谓“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 徐庶非但不是一言不发 , 而是说了很多话 。
徐庶是在刘备居新野时投奔刘备的 。 公元208年 , 曹操南下 , 大破新野 , 徐庶与诸葛亮一起行至长坂坡时被曹操击溃 , 徐庶的母亲也被曹操抓了去 。 徐庶对刘备说:“我所能发挥才能的 , 只有新野小县 。 现在新野没有了 , 我心已乱 。 老母在曹操处 , 请让我去 。 ”刘备签应后 , 徐庶就去投奔了曹操 。 赤壁之战时 , 徐庶被派往镇守长安 , 以防西凉马腾 。 赤壁之战后 , 徐庶很好的起到了谋士的作用 , 深得曹操喜爱 。 曹丕继位后 , 徐庶官至三公之列 , 在诸葛亮北伐时都为司马懿出了不少主意 。 否则他决不可能会官至三公 。 如果不说忠义的话 , 徐庶真是一个不错的谋士 。
虽然在《三国演义》等文艺作品中 , 徐庶也算得上是一个重要人物 , 但在陈寿所撰的《三国志》中并无他的一席之位 。 作为“伯乐” , 徐庶是附在他所推荐的“千里马”——诸葛亮的本传中与读者见面的 。
《三国志》共有两处提到徐庶 。
这两处是:
时先主屯新野 , 徐庶见先主 , 先主器之 。 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 , 卧龙也 。 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 , 不可屈致也 。 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 , 凡三往 , 乃见 。
先主在樊(城)闻之 , 率其众南行 , 亮与庶并从 , 为曹公所追 。 破获庶母 。 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 , 以此方寸之地也 。 今已失老母 , 方寸乱矣 , 无益于事 , 请从此别!”遂诣曹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