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除了张英、刘统勋父子外,清代汉臣中父子皆为宰相的仅有两家

御史前几日写了一篇关于清代各省大学士分布的文章 , 有读者便私信询问清代有没有父子宰相 , 具体又是哪几家?针对这个问题 , 整理了一篇短文 。
【历史故事】除了张英、刘统勋父子外,清代汉臣中父子皆为宰相的仅有两家
文章图片
先要搞清楚清代宰相的概念
严格意义上来讲 , 自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后 , 宰相这个沿袭一千多年的官职就已经告别历史舞台了 。 但习惯上人们还有宰相这一称呼 , 明代称内阁首辅为宰相 。
清代沿袭明制 , 设内阁大学士 , 尤其是康熙朝内阁定型以后 , 人们也称内阁大学士为宰相 。 只不过 , 清代的内阁对于“首辅”这一定义比较模糊 , 所以凡是大学士都可以称宰相 , 人数一般都有数人 。
雍正朝成立军机处以后 , 宰相的定义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 。 内阁的权力被架空 , 以军机大臣实掌军政要务 , 所以此后凡大学士兼任军机大臣者 , 才称为“真宰相” , 但官场之上仍沿旧习 , 只要官至大学士者 , 都以宰相相称 。
【历史故事】除了张英、刘统勋父子外,清代汉臣中父子皆为宰相的仅有两家
文章图片
需要注意的是 , 大学士不兼军机大臣者可以称宰相 , 而以侍郎、尚书或其他京卿出任军机大臣的 , 则不能称宰相 。 甚至有时协办大学士 , 也有宰相的称呼 , 不过这是官场套话 , 不能当真 。
搞清楚了清代宰相这个概念之后 , 就可以进入正题了 。 御史查了一下 , 清代父子担任大学士的例子还不少 , 但多数为旗人 , 汉臣父子宰相仅有四家 , 下面具体来讲 。
安徽桐城张氏父子
桐城张家各位都很熟悉 , 即张英、张廷玉父子 。 张家是桐城的名门望族 , 张英是康熙六年进士 , 入选庶吉士 , 久在学官任上 。 康熙十六年成立南书房后 , 张英奉命入值 , 成为康熙帝的近臣 。
此后张英历任任翰林院学士 , 礼部侍郎、兵部待郎 , 调礼部兼管詹事府 , 充经筵讲官、工部尚书兼翰林院掌院学士 。 康熙三十八年 , 拜文华殿大学士 , 成为康熙朝著名的汉人宰相 。
【历史故事】除了张英、刘统勋父子外,清代汉臣中父子皆为宰相的仅有两家
文章图片
张廷玉就更牛了 , 他历经康、雍、乾三朝 , 担任的职务比父亲更多 , 并长期担任吏部尚书 。 张廷玉的仕途黄金期是在雍正朝 , 而且又是军机处的创始人之一 , 也是清代第一批军机大臣 。 尽管张廷玉在乾隆继位后不是很受待见 , 但仅凭配享太庙这一荣誉 , 就配得上“第一汉臣”这个头衔 。
山东诸城刘氏父子
刘氏父子名气不输张氏 , 即刘统勋、刘墉父子 。 刘统勋是雍正二年进士 , 翰林出身 。 他的仕途高峰期主要还在乾隆中期 。
与张氏父子不同 , 刘氏家族为官向来以清廉著称于世 , 整个刘氏家族出了二百多个大小官员 , 难得的是 , 这些刘氏子弟 , 竟然没有一个是贪官 。
刘统勋应该是乾隆皇帝最为敬佩的汉臣 , 历任左都御史、刑部尚书、工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东阁大学士 。 且担任过首席军机大臣一职 , 他死后乾隆皇帝亲临致祭 , 称刘统勋为“真宰相” 。
【历史故事】除了张英、刘统勋父子外,清代汉臣中父子皆为宰相的仅有两家
文章图片
刘墉的表现就不如刘统勋了 , 他入仕很早 , 前期主要在地方为官 , 而刘墉的一生最显著的政绩也是担任地方官时创下的 。 自从在京任职后 , 刘墉的表现平平 , 还时不时地犯错 , 几次被乾隆申斥 , 说他办差不用心 。
刘墉在乾隆朝后期始终没有跻身政权核心 , 都在尚书、左都御史任上来回迁转 , 也从未进入国军机处办差 。 直到嘉庆二年 , 乾隆才心不甘情不愿地提拔为体仁阁大学士 。 但刘墉毕竟有大学士这一头衔 , 也算是做了几年的宰相 。
【历史故事】除了张英、刘统勋父子外,清代汉臣中父子皆为宰相的仅有两家
文章图片
江苏常熟蒋氏父子
蒋氏父子即蒋廷锡、蒋溥 , 他们的知名度就要低一些了 , 不少人很生疏 。 其实常熟蒋氏家族也是著名的名门望族 , 与后来的翁氏家族不相上下 。
蒋廷锡是康熙四十二年进士 , 也是翰林出身 。 他的仕途高峰期也在雍正朝 , 历任礼部侍郎、户部尚书等职 。 雍正八年创设军机处时 , 蒋廷锡与张廷玉同为第一批军机大臣 , 官拜文华殿大学士 。
虽然蒋廷锡与张廷玉是同一量级的汉臣 , 但政绩却没有张廷玉那么显赫 , 这也是他名气不高的主要原因 。 蒋廷锡的主要成就还在文学艺术方面 , 是当时著名的画家、文献家和藏书家 。
蒋溥这个人就更陌生了 , 他是雍正八年进士 , 和父亲一个性格 , 为政一般为学颇有成就 , 继承了父亲的艺术细菌 , 擅诗擅画 , 经常与乾隆附庸风雅 。 后官至户部尚书 , 拜东阁大学士 。